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学院风采】国际经贸学院:走进苏州缂丝——探索传统缂丝工艺的智慧与传承

发布者:国际经贸学院 [发表时间]:2018-08-10 [来源]:党委宣传部 [浏览次数]:

通讯员:时燕菲 齐慕影 朱瑞 邵洁

缂丝,又名“刻丝”,意思是“用刀刻过的丝绸”,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曾一度在中国古代的皇室及贵族之间风靡。但如今,这种工艺却在现代社会不断加快的节奏中逐渐被人们遗忘。那么,“缂丝”这种纯手工织作真的就只能这样没落下去吗?

近日,由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四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前往苏州,在苏州“仁和织绣”以及“王氏缂丝世家工作室”进行了观摩、采访和学习,以期能够解开自己的疑惑。

首日,团队来到了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仁和织绣”。在那里,队员们在工作人员徐师傅的引导下观摩了数件展出的缂丝成品,包括以屏风挂画为主的大件华美展品和采用缂丝技术织就的服装、团扇、钱包、香囊、领带等精巧别致的物件,其技艺精湛,令人赞叹。

徐师傅为队员们讲解“通经断纬”

这些缂丝成品的花色纹路多样,内容涵义丰富。其中有的是工作人员设计,有的是结合客户需求定制。据徐师傅介绍,“目前还有创新的途径——和一些画家合作,比如直接织绣画家作品或者将织绣与手绘糅合,以增加作品的新意与层次,这种方式也非常受大众喜欢。”

随后,队员们走进缂丝织作的车间,近距离观摩了绣娘缂丝的过程,丝线在绣娘的穿引拨挑中飞舞,看似无奇的梭子与拨子却可以成就多种多样的织作技法,如“平缂”、“掼缂”、“勾缂”,织作过程的复杂似乎也正好解释了“缂丝”无法被机器代替的原因。

一位符姓绣娘在采访中说道:“缂丝基本功大概三个月,但是到能独立完成作品至少要三年时间,而且这个行业的收入不算高,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的。”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收入不合理、学成周期长、织作要求高正是导致缂丝技艺传承走向困境的主要原因。

告别仁和织绣,小队来到苏州王氏缂丝世家工作室。王氏家族的前三代缂丝传人都是清廷匠师,专做宫廷龙袍褂子。如今,王氏缂丝不忘初心,已传至第六代,传承人王建江曾多次参与故宫博物院缂丝文物的修复与复制。

在这个源起清廷,如今已传承了六代的世家中,小队有幸近距离感受了王氏的清朝乾隆缂金龙袍和独特的双面缂丝。队员们更是坐上织机,亲身体验了最基础的缂丝过程,踩杆、穿梭、拨丝、换杆……这些看似简单的基本功却让团队成员手忙脚乱,要么频频出错,要么成果不尽人意。队长时燕菲感慨道:“别看老师是驾轻就熟的样子,自己真正操作起来却一点儿也不容易,它对力道把控的要求十分高,也难怪至少要学习三年了。”

小队与王氏缂丝传人王建江在缂金龙袍前合影

队员在老师的指导下体验缂丝织作

在体验了缂丝制作的乐趣和不易之后,王老师向团队分享了对缂丝工艺保护与传承问题的个人看法。王老师表示:“从前缂丝作为皇室和贵族的专用品,百姓对缂丝的了解程度本就不高,现如今知道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任何优秀文化,都需要经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过程,我们同样也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掘创新点,运用更顺应市场潮流的推广方式,创造出更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致力于让更多的人在享受缂丝之美的同时意识到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根据此次活动,团队总结出缂丝困局的诸多原因:知名度低、织作繁琐,市场低迷,这些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探寻方法。首先需要开辟针对性的特色宣传,以传统文化为主旋律结合现代流行元素,让缂丝以多元的新面貌走出展柜,进入大众视野。

其次,大环境的快节奏下年轻一代越来越缺乏匠心,缂丝织作的局限便可转化为慢生活的特色,发展线下体验店,普及推广缂丝的同时可以吸引新客流。传承的危机可以通过合理的收入来化解,让那些有意学习的新人不因现实问题而止步守艺之路。那么改变市场低迷的现状便尤为关键。团队提出构想:过去缂丝作为礼品,市场主要依赖于外贸,但是现在显然需要开拓更多的途径。据悉,目前有一些电商平台、线下展销店等,但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借鉴故宫淘宝店的火热和当下断货的大英博物馆旗舰店,采用电商,新零售,概念混搭等思路将传统延伸并融入新浪潮的做法可以让缂丝更为“亲民”。

此次缂丝的体验学习之旅,让团队队员在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之外,通过交流收获了诸多体验与感悟,解答了出发时的困惑也拓展出多角度的思考,如何留住缂丝面临的重重考验需要大家持续的关注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