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7月10日,来自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的“灵曜”实践小分队将在线上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通过线上采访和问卷的形式,根据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具体地了解外国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以此更具针对性地促进中华文化更好的对外交流和传播。
文化兴趣浓厚,知识地基不稳
7月上旬,“灵曜”实践小分队线上对于德国、意大利、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根据数据显示的情况进行了跟踪的线上视频采访。
问卷包括24道单项选择题和1项简答题,从总体性的传统文化的角度到具体的旅游景点,书籍,书法等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都有所涵盖,采访主要来源于中国籍在外留学生,针对数据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解说和分析。
调研数据显示,对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总占比达78%,而不感兴趣和无所谓的总和占比是22%。不难发现,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于西方文化熏陶下的大学生还是极具吸引力的。外国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相对偏低,不太了解占比67%,不了解占比26%,也就是说,外国大学生基本对中国文化没有什么了解,究其原因可能是了解途径的狭窄和文化差异带来的了解难度增加。
从调查结果来看,外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兴趣浓厚但是实践不足的现象,愿意去尝试不同的文化带来的别样魅力,但是没有足够的机会去亲身实践的接触中国文化。这是后续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需要注意和努力克服的壁垒。
(孟加拉国大学生的问卷手写稿 图源:孟加拉国老师安俊)
文化差异限交流人群
7月7日,“灵曜”实践小分队针对问卷结果线上采访了孟加拉国的老师安俊。
安俊老师向小分队透露,他常年往返于中国和孟加拉国,一直从事双语教育。他非常喜爱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孟加拉国的大学生来说相对陌生,但是一旦有机会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就会被这种集聚千年历史沉淀的文化所深深吸引。
通过进一步深入采访,小分队了解到安俊老师在刚到中国留学,开始学习中国文化时,希望热切地和中国朋友们进行交往,但这种过分的热情对于内敛含蓄的中国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甚至是出于本能的远离。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让他一开始的中国之行阻力重重,安俊老师坦言他一度想要放弃,打算回国,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中华文化的魅力还是让他不甘心就这样回去。
在长达一个小时的采访中,以安俊老师的亲身实例为参考,中华文化在国外大学生中的主要传播阻力是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带来了共同交流上的壁垒,窄化了文化交流融合的渠道。
接触途径显传播阻力
7月8日,“灵曜”实践小分队针对问卷结果线上采访了意大利米兰的中国留学生魏莱。
问卷显示,了解途径以27%的网络平台和旅游观光为主,亲朋好友的获取渠道相对占比较小,仅有7%。而令人觉得有意思的是占比第二多的方式是“其他”这个选项,高达25%。
通过后续的线上采访魏莱同学了解到现在的部分学校开设了有关中国文化的相关课程,可以通过类似“孔子学院”的课堂授课形式,直接面对面接触并且逐渐了解中国文化。网络媒体的主流大军是学生,电视媒体和纸媒依然存在,但受众远不及网络影响力大,所以网媒方式成为最主要的了解途径也无可厚非。
相较而言,亲朋好友的占比不应该如此低,中国近几年的“留学热”让大批学生走出国门成为移动的中华文化的传播者,由此分析,外国留学生身边应该有很多现实的中国文化资源,那么为何占比如此之低呢?通过采访了解,外国大学生是有机会接触到很多中国留学生,但是未必会直接去询问关于中国文化的一些知识性问题,一般是聚会的方式见到很多同学,问这样的问题破坏party气氛,一般他们不会选择主动去问,所以致使此项是极少数人的选择。
(中国火锅成为外国大学生聚会的必备食品 图源:德国留学生谈亦欣)
活动单一滞文明共享
7月8日,“灵曜”实践小分队在南京财经大学内针对问卷结果综合性的分析比较。
通过综合的分析比较国内外的问卷数据,团队发现文化在国外传播的又一大阻力——交流活动呈现单一化现状。由于华夏文化在国外尚不能列为主流文化,所以文化性质的活动相对较少,文化传播受阻。丰富多元的传统文化应该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一种趣味的形式展现别样的中华魅力。
(中法戏剧的完美融合 图源:黄雨婷)
“灵曜”团队整合分析了国外的问卷和采访内容,文化差异、传播途径窄化和文化活动呈现单一现状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外国大学生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兴趣浓厚,但是了解甚少,也没有过多的意愿去自己主动探索挖掘华夏文明的方式。
中国随着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蓬勃发展,在中外文化的交汇融合做出努力,身为当代大学生,争做中华文化交流的使者是每一个人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