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古溯今绘工业蓝图,奇思妙想谋“创意新生”
——“前世今生”南京民国工业遗产保护调查
7月12日,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前世今生”团队前往南京下关区的中山码头,实地探访码头现状,并对码头工作人员及当地居民进行采访。
远观,中山码头为“山”字型,顶端有一个大圆盘钟,中间主楼为三层,以砖红色为主色调,白线条相间。通过与中山码头旧照对比,可以明显发现历经多次翻新的中山码头已与民国时的中山码头有了明显差别,只能称作是带有民国风貌的建筑。近瞧,中山码头略有些破败,部分墙面出现剥落、掉漆现象。
01 图为中山码头现状 张滢 摄
02 图为中山码头旧照 张滢 提供
在对码头现状有一定了解后,队员们幸运地采访到了当地居民林先生。林先生坦言,中山码头虽然仍在使用中,但宣传还不够,除了这附近的老居民,大多数人都对码头知之甚少。
03 图为队员刘远鹭采访林先生及其妻子 刘焱红 摄
步入码头,一楼陈设简单―服务台、售票处以及两排座椅充当的等候区;二楼,沿廊张贴了一系列宣传介绍画,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队员们得知随着
南京长江大桥的通车,码头的客流量逐渐减少。尽管码头依旧担负着下关区与浦口区往来运客的任务,但它的客流人群基本固定,主要是工人子弟和前来怀旧的老居民,这也对队员们后期采访以及发放调查问卷造成了一定困难。由于人群的固定以及地区的相对封闭,当地居民对“新面孔”抱有较大的警惕。
04 图为中山码头内部栈桥 刘焱红 摄
05 图为中山码头内部栈桥整体图 刘远鹭 摄
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一位乘轮渡前往浦口的居民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信息,“就中山码头轮渡来说,码头外观相较于内部有较大程度的改变。随着四号码头和六号码头的衰落,下关码头成为这片地区唯一还在运行的码头。听父辈们说,为奉安大典而建造的中山码头以前作为交通枢纽,最远可到达武汉,这样的繁华一直维持到解放前。而现在外观上较大的变化也让老人们找不到当初的感觉。”至此,今天的采访活动落下帷幕。
06 图为队员刘焱红采访一位乘轮渡前往浦口区的老居民 唐逸 摄
一天的体验与采访,队员们认识到了南京民国工业遗产保护现状的严峻,一是保护过程中的“失真”,二是宣传过程中的“缺乏”,让老人不再留恋,让新人不愿来。
究竟如何解决这两大难题,调研团队将继续探访工业遗产,寻求解决之道。
07 图为队员们在结束了一天的采访后交流收获、总结得失 潘巧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