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聚光支教践初心,造炬成阳筑梦想

发布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表时间]:2023-09-18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百舸网盐城8月24电(通讯员:丹增卓嘎 李雨凤 肖瑞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滨海八滩镇乡村教育发展,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青益绵绵”支教团队于8月24日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八滩镇,开展“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

开展趣味课堂,助力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实践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教育现状,与当地教师们一起精心准备了课程内容,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孩子们开设了各类生动有趣的课程,为乡村学生的生活增添亮丽色彩,帮助他们拓宽视野,为乡村教育贡献青春力量。课堂上,团队成员们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融入各种游戏和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此外,团队成员还开展了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关爱服务活动,关注乡村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乡村学生带来爱与陪伴,帮助他们培养健康心态,促进全面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开展“绘画世界”活动时与孩子们的合影 胡健国摄

同讲普通话,共筑中国梦

乡村振兴离不开语言相通,普通话是人们扩大对外交流的有力途径。推广普通话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改变乡村教育现状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普通话的推广,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尤其是孩子们的发展和未来就业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引导和帮助乡村学生规范使用普通话,团队成员为他们开设了生动有趣的普通话小课堂。团队成员以故事引入,给孩子们介绍了有关普通话的基本知识、重要性,在答疑的环节了解他们在学习普通话时产生的困惑,并给出相关建议。

为了激发同学们对普通话的学习兴趣,团队成员还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如绕口令挑战、角色扮演和口语练习等。团队成员也与孩子们一起搭积木,在搭积木的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得更积极和认真,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们通过普通话来交流,寓教于乐,让普通话更贴近生活,更靠近娱乐。通过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孩子们与团队成员的距离,让孩子们学习到了正确的发音和基本词汇,也提升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普通话水平。

图为实践队员以“小小工程师”为背景培训普通话 王滢摄

弘扬志愿风尚,传递公益力量

团队成员始终践行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秉持“奉献、友爱、团结、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积极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弘扬志愿风尚,传递公益力量,呼吁社会关注,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改善乡村教育的现状,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青春力量,不啻微芒,造炬成阳。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发扬志愿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图为实践队员在八滩镇与孩子们共同完成志愿服务 王滢摄

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团队成员与孩子们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帮助村里的工作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送温暖、传爱心,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收获到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也推动孩子们对志愿服务精神的了解、认知、内化、认同,有助于建立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把德智体美劳的精神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当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时,他们的积极也带动着孩子们的积极,也感染着他们的热情。“我想我们都曾是一棵树、一朵云,但是现在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我们也在以我们微小的力量带动着另一棵树和另一朵云。”团队队员王滢说。

暑期支教活动并不仅仅是一次短暂的经历,更是一种深深的感悟。支教的意义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双向奔赴,“青益绵绵”为乡村学生带去爱与陪伴,收获的是孩子们纯真笑脸和心灵的净化,在他们身上,团队成员也看到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们表示在今后的人生中,会继续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发扬志愿精神,共助公益事业。

 

投稿: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雨凤

审稿:陆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