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工商管理学院:走进南京剪纸,探寻Z世代下传统工艺发展新思路

发布者:工商管理学院 [发表时间]:2023-09-01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百舸网南京8月25日电(通讯员 杨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健全非遗调查记录体系、代表性项目制度、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制度,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实施动态管理,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加强非遗传承人群培养提高非遗传承实践能力强化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特色村镇和街区强化融人生产生活,创新开展主题传播活动,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南京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遗资源丰富,吸引年轻群体接触了解非遗传统工艺,有助于非遗走进大众生活,永葆生机活力。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南京传统工艺宣传小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8月9日至8月20日期间来到南京秦淮非遗馆南京博物院和剪纸非遗工作室,进行走访调研活动。

参观博物馆:回溯南京剪纸的“前世今生”

团队成员来到南京,实地参观了秦淮非遗馆和南京博物院参观两个博物馆后,小队成员们了解到南京剪纸是南京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典型代表,且历史久远。据南京著名方志学者甘熙于清代道光年间所撰《白下琐言卷传》中记载,至迟在明代初年,南京已有了做门笺和装饰灯彩的剪刻纸。我国剪纸艺术百花园中,南京剪纸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风格和特征,通过“不用画稿、心中构图,运剪又运纸、转纸出花纹,一剪到底、犹如一笔画”的剪纸技巧,充满了“圆嘟嘟、胖乎乎、笨拙拙、肉墩墩”的趣味。

图为团队成员在秦淮非遗馆参观剪纸作品。百舸网通讯员 韦涛

图为团队成员在南京博物院非遗馆展厅。百舸网通讯员 赵玉杰

走访工作室:对话剪纸非遗传承人

为对南京剪纸的制作工艺及传承情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实践队员们来到了李万华女士的工作室,与南京剪纸传承人展开面对面交流对话。对于南京剪纸文化的特点,李万华女士说道:南京剪纸既融合了北方剪纸的粗放,又融合了南方剪纸的细腻。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16个字“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剪纸内容多以喜花、花鸟鱼虫等刺绣纹案为主。在过去,有这样一个说法,哪家的姑娘手中掌握的剪纸图案越多,她的绣品种类就越丰富,绣技也越高超。

访谈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在传承剪纸工艺的过程中,创新是一大难题,在剪纸制作的过程中是需要一些灵感和想法的。李万华女士和成员们分享了克服创作瓶颈的方法。一是研究以前的花样,汲取精华加以创新;二是通过参观各大美术馆,研究剪纸大师的作品,从中得到启发;三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如在作品中加入当下青年群体喜爱的动漫IP元素,在自身剪纸技艺和灵感提升的同时,也宣扬了南京剪纸这一传统非遗工艺。

李万华女士还告诉队员们,为了更好地传承剪纸这一传统工艺,当地政府会定期举办乡土人才技艺技能大赛,将乡土人才和当地文化相融合,带动乡村经济文化发展。此外,非遗馆等博物馆会和非遗传承人合作,在寒暑假推出免费的非遗公益课程,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非遗项目中,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南京市剪纸非遗传承人。百舸网通讯员 孙世杰

图为非遗传承人带领队员体验剪纸。百舸网通讯员 韦涛

图为团队成员与南京剪纸非遗传承人。百舸网通讯员 杨倩

问卷调查:聆听群众心声

在实践过程中,为了详细了解南京剪纸等传统非遗工艺在社会面的熟悉程度,以及群众对当代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态度,实践队员们有针对性地制作了一份关于南京传统非遗工艺的调查问卷。

截至8月20日,“南京传统工艺宣传小队”一共回收了196份有效问卷,实现全年龄段覆盖。实践队员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筛选分析整合,制作出相应的数据图表。从实际统计结果出发并做出以下总结:其一,像南京剪纸这样的南京传统工艺地方色彩过于浓厚,知名度囿于南京当地,从问卷结果来看,相比南京本地居民,调研对象中非南京居民对南京剪纸以及南京当地其他传统工艺的了解较少;其二,绝大多数群众倾向于通过网络媒体了解传统工艺,其中15-25岁的大多数青年人群也希望通过亲自上手体验来近距离接触到传统工艺,对于传统工艺的形式创新,大多数群众更青睐于文创产品、在影视剧中加入相关元素以及与热门IP联动;其三,在众多购买渠道中,博物馆文创商店是传统工艺品相对有利的一个销售渠道,群众更愿意从博物馆文创商店购买工艺品;其四,群众对包括南京剪纸在内的传统工艺表现出极高的文化认同,认为传统工艺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放松身心、拓宽视野、提高审美和增强文化自信等多方面价值。

图为调研对象传统工艺展现形式创新的选择。图源:问卷星分析报告

回顾总结:助力传统工艺新发展

十多天的调研定格于8月20日,“南京传统工艺宣传小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简单分析了南京剪纸这类传统工艺在活态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走访博物馆了解到,虽然博物馆线上线下都会有传统工艺品售卖,但整体而言工艺产品的销售渠道十分有限,不利于南京工艺文化产业的发展。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可以在热门博物馆或景区附近设立南京传统工艺体验区,增强游客的体验互动感,从而扩大销售群体;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平台以直播带货等形式销售,拓宽产品展销渠道;还可以打造南京非遗手工艺公众品牌,开展非遗公益体验课,加大教育普及力度。

剪艺传情,岁月成诗。团队成员表示,希望任何一种传统工艺都不会被遗忘,随着时代发展,期待传统工艺能借助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创新出更多年轻人热衷的展现形式,让更多的传统工艺火热出圈。岁月给艺术以底蕴,生活给艺术以生命,相信越来越多像南京剪纸这样的传统工艺会在新时代迸发出新的活力。

投稿:工商管理学院杨倩

审稿:工商管理学院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