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铜仁8月3日电(通讯员 姚娟 吴地香)8月2日,为了更好地认识贵州苗族蜡染技艺,领略蜡染的文化底蕴,挖掘蜡染元素的发展价值,以及了解传统蜡染的生存现状和痛点,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不染组”实践团队前往贵州铜仁蓝印花布蜡染传承基地——万匠坊,进行参观体验。
万匠坊成员学习制作蜡染、扎染的成品展示 姚娟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首先,“不染组”成员在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亲身体验了一节名为“锦绣女”的培训课程。该课程是基于东西部合作,为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而设置的。课程邀请了来自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蜡染非遗传承人前往贵州铜仁向搬迁群众妇女传授蜡染技艺,旨在助力搬迁群众学习手艺,增强搬迁群众在城市里的参与感、幸福感,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共同富裕。学习、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最直接的途径。课上,妇女群众认真学习技艺,积极向非遗传承人请教,她们手中的一针一线皆是努力的心血,一缝一补满是劳动的满足。搬迁群众用自己的方式积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增加就业技能,将个人价值转变为社会效益,共同为祖国的乡村振兴工作做出贡献。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我是来自西五县的搬迁群众,社区里组织我们来这里学习蜡染技艺。因为这里将开办一个蜡染工艺品加工厂,我们可以在这里上班,这样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补贴家用,还能带动铜仁地区加工业的发展。”课程学习人员胡玉说道。
学员正在蜡染设计师的指导下学习 姚娟摄
随后,非遗传承人向团队成员们展示了培训期间学员们学习制作的蜡染成品,并向本团队详细介绍了蜡染的制作过程。据悉,一份精美的蜡染成品要想完美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遍”的蜕变。第一步是将液态的蜂蜡点摹在带有少数民族特色图腾的布料上,待蜂蜡凝固之后,浸泡染料进行蓝染上色,重复此步骤可创造更深的颜色。其中,蜂蜡的作用就是将图案部分与色彩分离,待染布晾干之后,再将整块布料进行水煮,让蜂蜡融化,然后再把布料取出并用清水冲洗干净,最后将其晾晒在太阳之下,一份“蓝白相间”的精品蜡染方可制成。
学员学习蜡染技艺的成品 姚娟摄
除此之外,在蓝染原料方面,蜡染技艺也是严格把控:采用天然的板蓝根进行蓝染上色,天然无害,真正地做到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我们的材料都是绿色天然无公害的,并且我们有自己的板蓝根种植基地,用于蓝染。剩余的原料我们会进行回收,用作板蓝根施肥肥料。”非遗传承人潘永成说道。
在与传承人的深度交谈过程中,实践团队得知,目前的蜡染技艺虽然在国家政策上取得了较大的帮扶,发展道路也较之以前更为广阔,但是在社会市场逐渐多元化的环境下,蜡染元素的受众群体依然局限于少数民族。传承人告诉队员,他们正在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将蜡染元素融合在不同产品形态上进行宣传。如生产蜡染、扎染玩偶、蜡染图腾包包等具有广大市场需求的产品,将蜡染元素从传统服饰扩展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将蜡染元素送入大众视野。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宣传蜡染文化,发扬蜡染技艺,传承人紧跟时代步伐,搭乘互联网快车,经营蜡染主题网店,拍摄趣味短视频,以此吸引更多受众,加大市场宣传。
“作为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我们十分感谢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同时从自身角度出发,我们更应该做到自力更生,不断与时俱进,找办法将蜡染元素变现,打造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蜡染产品”传承人潘永成如是说道。
学员正在将蜡染、扎染成品进行玩偶变现 姚娟摄
最后,传承人向团队道出了目前蜡染技艺的发展痛点:据了解,蜡染技艺从业者主要集中在高龄群体,她们因年事过高的局限与这个时代脱轨,无法对蜡染产品进行研究创新,也就导致了蜡染技艺难以进入大众视野。而年轻一代对蜡染了解甚微,甚至闻所未闻,所以无法更好地传承这份非遗技艺。“我们此次受邀前来授课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学习到蜡染技艺,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进一步来说,我们也希望这些措施能促进蜡染技艺由传统手工艺向现代化产品转型,进而解决从业人员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蜡染手工老师宋佳蓉说。
两位传承人与团队成员进行合影留念 吴地香摄
通过此次参观体验,“不染组”成员感受到了苗族蜡染文化的神秘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发现一张张精美神奇的图腾背后不仅仅是源于苗族人民对生活的发现,还蕴藏着远古人们对大自然的崇拜与热爱。岁月荏苒,苍云不语,蜡染技艺就在苗族人民的指尖下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它不再局限于贵州这片神奇的土地,而是被新时代的传承人送出了大山,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逐渐成为“国风网红”的一分子,其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不断被发掘,成为乡村振兴之路的出圈者。
投稿:新闻学院 姚娟
审稿:新闻学院 孙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