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来临之际,南京财经大学仙林校区国际经贸学院组织大一新生代表、学生骨干于9月13日参观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开展“九一八警钟长鸣 复兴路青春同行”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共同瞻仰烈士遗迹,触摸云层之上的信仰。
活动当日,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义之神”雕塑,三头六臂的形象象征中、苏、美三国携手抗战的决心。大家依次参观了“奋勇抗战”“国际援华”“缅怀先烈”等展区。在展厅内,同学们观看到了多架战斗机模型与泛黄的飞行日志、磨损的飞行头盔,锈迹斑斑的武器、补丁摞补丁的衣物……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物品,展现了先辈们在艰难环境中的坚守与抗争。玻璃展柜中一份份手写的手稿、泛黄的报纸,一封22岁飞行员写给母亲的家书字迹清晰:“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同学们在字里行间感受青年英烈为国家独立、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精神。刘启阳同学看到这些后,在留言册上留下“愿世界和平,再无战争”的美好愿望。在“英雄辈出”展区,多媒体屏幕上循环播放着烈士们的事迹短片。当看到烈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的画面,以及他们牺牲后家人写下的缅怀书信时,同学们不约而同生出敬畏之心。

图为刘启阳同学在留言册上留言。荆敏琪供图
在实物展柜前,一把锈迹斑斑的步枪、一件打满补丁的军装、一本字迹模糊的日记本,让同学们停下了脚步。有的同学轻轻趴在展柜玻璃上,认真读着日记本上的字迹,鼻尖微微泛红:“以前在课本里学过烈士的故事,今天看到这些实物,才真正感受到他们当年的艰难和勇敢。”同学们俯身凝视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耳边仿佛回荡起当年的紧急暗号,原本喧闹的展厅瞬间变得寂静,不少同学的眼神里满是崇敬。

图为同学们在浏览一件件文物。荆敏琪供图
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始终保持安静有序,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重点,或与同学小声交流感悟。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参观让自己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后要以先烈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在烈士纪念碑文前举行了庄重的悼念仪式,向革命烈士默哀致敬,擦拭镌刻多国烈士姓名的墓碑,瞻仰烈士名录,表达对先烈们的深切缅怀和敬仰。当聆听到“八一四”空战故事,得知中国飞行员高志航调转机头与敌机同归于尽时,同学们深受震撼。“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不能忘却的记忆。”“我们应缅怀所有国际援华航空烈士”同学们感慨道。随后,全体同学排着队,依次走到纪念碑前,将提前准备好的小白花轻轻放在基座上。有的同学弯腰放下白花后,还会驻足片刻,对着纪念碑深深鞠躬;有的同学则凝视着浮雕,眼神中满是坚定。在纪念碑前的悼念活动,是对参观学习的深化,让同学们在仪式感中进一步感悟先烈精神。同学们自发的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不负韶华,砥砺前行!”铿锵有力的誓言久久回荡,成为同学们对先烈的承诺,也凝聚起奋进的力量。

图为同学在纪念碑前献花。荆敏琪供图

图为同学们在纪念碑前合影。荆敏琪供图
此次“九一八警钟长鸣 复兴路青春同行”系列主题活动,让历史的警钟在每位同学心中再度回响。此次活动将红色教育融入实践,让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了精神洗礼。从航空烈士们舍生忘死的抗争,到如今国家的繁荣富强,这段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是对先烈的深切告慰,更让“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愈发坚定。通过实地学习引导同学们铭记历史、传承先烈精神,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思想根基。此次活动让课本里的英雄故事变得鲜活起来,我院学子定更珍惜现在的生活。我院学子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导引导,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日常学习与实践,让青春力量在守护和平、建设祖国的征程中绽放光芒,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续写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