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法学院:微光成炬团队深入调研医社乡,青春献力暖基层

发布者:程煜汉 [发表时间]:2025-09-06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八月下旬,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微光成炬”团队奔赴医院、社区与乡村多地,开展实践活动。在医疗场景中探索服务优化,于社区挖掘健康需求,同时投身乡村助农,以青春力量,为医疗服务、社区建设及乡村发展添砖加瓦,通过深入调研医院诊疗服务、社区健康需求及乡村产业痛点等内容,探寻助力民生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医院志愿者“三下乡”:用爱点亮基层健康之光

近日,医院组织志愿者开展“三下乡”活动,以医疗服务下乡为核心,聚焦基层群众医疗需求,提供健康支持,缓解就医难题。活动当日,志愿者提前在医院集合,身着红色志愿者背心,分区域开展服务。视力检测区域,志愿者协助

医护人员维护秩序、引导村民检查,并为对视力表识别有疑问的村民讲解指导,保障检测顺利推进;采血室门口,志愿者维持排队秩序、安抚村民情绪,解答采血相关疑问,同时搀扶行动不便的老年村民完成多科室检查。医院服务中,志愿者为村民解答挂号、缴费、科室分布及就诊流程等问题,帮助其快速熟悉就医环境;挂号收费窗口处,志愿者协助引导村民有序办理业务,指导不熟悉电子支付的村民完成缴费,提升就诊效率。

图为志愿者为村民讲解挂号流程 唐金璐 供图

此次活动切实解决了基层群众就医中的部分实际困难,志愿者也在服务中积累了经验。医院表示,未来将持续秉持“关爱基层、服务群众”理念,策划开展更多“三下乡”医疗志愿活动,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青年生力军“驻乡土”:以情注入乡村振兴之力

2025年盛夏,南京财经大学学子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产旺村,以“美化乡村·体验农耕·助力振兴”为目标开展实践。

初到村,学子们发现村容有提升空间,便顶着酷暑行动。他们手持铁锹、竹夹清理整理,汗水浸透衣裳、手心磨红也不停歇。几天后,村庄路面更整洁、河道更清亮。此外,学子们还协助宣传乡村惠民政策。面对村民对新政策的陌生与顾虑,他们不用硬劝,而是用简笔画解读好处、算实惠账,还请受益村民分享体验。渐渐地,村民接受度提高,政策落地更顺畅。在玉米地,学子们跟着学习翻地、播种、除草。虽被玉米叶划伤胳膊、胶鞋陷进泥里,但他们切实体会到“粒粒皆辛苦”,也从老把式的传统种法中领悟:农业需科技,也不能丢老智慧。

学子们表示,此次下乡摸清了乡村脉搏,未来会以实践为动力,持续用青年力量助力乡村发展。

社区服务者“清楼道”:用心焕新居民生活之境

活动当日,社区服务团队提前备好喷壶、铲刀、垃圾袋等工具,分组走进各单元楼道,开启清洁行动。墙面、电梯口满是租房、家政、装修类小广告,杂乱张贴既影响美观,也破坏楼道整洁。服务者先用水壶将水均匀喷在广告表面,等胶水软化后,用铲刀从边缘小心剥离;

图为志愿者使用铲刀清除楼道内的小广告 程煜汉 供图

碰到顽固的油性笔涂鸦,就搭配钢丝球与中性清洁剂,轻轻反复打磨,生怕损伤墙面。清理住户门口的广告时,大家都会先敲门,征得居民同意后再动手,尽量不打扰居民生活。楼梯转角、楼道角落堆着不少快递盒、废旧杂物,不仅挡路,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团队按照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把杂物一一分类打包,再有序搬到社区指定的垃圾投放点。此次行动,团队完成了多个单元楼道的清洁,清除小广告数十处,清运垃圾数袋。团队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清洁,让更多居民关注社区环境维护,后续还计划联合社区开展环境宣传活动,持续为焕新居民生活环境、助力社区治理出份力。

志愿服务里的民生温度

从医院志愿者扎根基层守护健康,到青年学子深入乡土助力振兴,再到社区服务者细致清扫焕新家园,这些志愿服务虽领域不同、场景各异,却有着同样的初心——以实际行动回应民生需求。医院志愿者的耐心指引、青年学子的汗水付出、社区服务者的细致考量,都在细微处传递着温暖,也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落地生根。这些活动不仅解决了当下的民生难题,更搭建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桥梁,唤起更多人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无论是守护健康、振兴乡村,还是美化社区,每一份微小的志愿力量,都在汇聚成推动社会向好的强大动能,让民生幸福图景愈发清晰可触。(通讯员 程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