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艺术设计学院:“梦溯行组”团队沉浸式探秘南京博物院

发布者:张闻余 [发表时间]:2025-09-03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2025825日,为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梦溯行组”实践团队前往南京博物院,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调研活动。


活动当天,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进入场馆,先后参观“历史馆”“特展馆”“艺术馆”等核心展区。站在南京博物院门口,朱红色的大门配上青灰色的砖瓦,将人拉回了沉淀着故事的岁月。队员表示:“这真是一个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的地方,每一步都像踩在时光的脉络上。”

微信图片_20250819193523

图为南京博物院正门。张闻余 供图

步入历史馆,队员们首先看到的是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讲解员和队员们说:“这些看似简单的石块,是早期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命的见证。”继续往前走,展厅被一层温润的光泽点亮—这是新石器时代的“玉文化”展区,讲解员告诉大家:“玉琮不只是“祭祀”的神器,更是当时部落等级的象征—能拥有它的,大多是手握重权的首领。一块块玉石被打磨成如此精巧的模样,先民的智慧藏在每一道裂痕里。”

接着,队员们来到了特展馆。特展馆则是南京博物院展示国内外珍贵文物和艺术珍品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不定期举办的各类专题展览总是能给观众带来惊喜。最近的一场展览以“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为主题,通过展示来自不同地区的文物,生动地再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从精美的丝绸织物到造型独特的金银器,从富有异域风情的陶瓷器到神秘的佛教造像,这些文物见证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丝绸之路的重要历史意义。

数字馆的出现,为南京博物院注入了新的活力。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数字馆将文物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队员戴上VR设备后“仿佛亲手触摸了历史的纹路,这种沉浸感为空间设计课提供了全新视角。”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也让更多的年轻人对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一个成员表示,“戴上眼镜的瞬间,好像突然被拉近了另外一个时空,眼前不再是隔着玻璃的文物,而是伸手就能摸到的场景。”

非遗馆则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传统的手工艺人现场展示剪纸、刺绣、糖画、面塑等技艺,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非遗馆还经常举办各类非遗体验活动,让游客有机会亲手参与制作,深入了解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

民国馆是南京博物院最具特色的展馆之一。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建筑、店铺、街道等场景,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走在民国馆的街道上,耳边传来悠扬的民国音乐,路边的店铺里摆放着各种复古的商品,让人仿佛置身于老南京的街头。看着民国馆内的一番景象,“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文物,而是一代代人真实走过的日子。”一位队员感叹道。

微信图片_20250819202936

图为”梦溯行组“成员在馆内调研文物展品。张闻余 供图

除了丰富的展览内容,南京博物院还经常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与。例如,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南京博物院举办了“南博奇妙夜”活动。在活动中,AI机器人与观众互动,AI技术复原的“唐伯虎”“苏轼”等古人与游客共同朗诵古典诗词,让观众感受到了科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此外,南京博物院还定期举办讲座、研讨会、亲子活动等,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在参观过程中,成员随机采访了几位游客。来自北京的李女士表示:“南京博物院真的太棒了!这里的文物丰富多样,展览内容精彩绝伦。尤其是民国馆,那种复古的氛围让我仿佛回到了过去,感觉非常奇妙。”

通过这次参观南京博物院,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南京博物院作为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殿堂,在触摸历史的同时,大家思考文化的价值与未来的传承,培养了文物保护与传承意识;在回望过去时,更懂得如何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探索南京博物院的深刻文化底蕴,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通讯员 张闻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