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垃圾分类已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8月15日至8月20日,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绿色社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南京殷巷新寓,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引导行动,旨在通过实际引导与教育,提升社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绿色、健康的居住环境。
有序开展环保活动筹备工作
8月15日下午,实践团队集结,前往殷巷新寓做筹备工作。团队成员们均来自环境设计专业,接受过环保理念的教育,有着共同的环保梦想,立志为改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抵达社区后,团队负责人立刻组织大家对精心制定的活动方案进行最后的确认。负责人逐字逐句梳理流程,强调各环节的关键要点,确保活动能够有序、高效地推进。随后,成员们分成若干小组,分散进入小区内部,对各个垃圾投放点位进行细致踩点,记录点位的具体位置、周边环境等信息。集中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认真总结踩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共同探讨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即将开展的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图为团队成员在捡社区垃圾 罗思媛 供图
奏响社区垃圾分类和谐曲
8月16日上午,备受期待的垃圾分类引导活动正式步入实施阶段。此前经过充分筹备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团队,严格按照既定计划,在每天早晚高峰的黄金时段,即7:00 - 9:00、18:00 - 20:00,准时出现在殷巷新寓社区的各个垃圾分类投放点。
团队成员们分工细致且明确,有的成员化身“分类导师”,耐心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有的成员则成为“纠错卫士”,及时纠正居民的错误投放行为;还有的成员充当“知识讲师”,细致讲解垃圾分类的要点与意义。
在值守过程中,成员们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居民。不少居民对垃圾分类热情高涨,积极配合成员们的指导。然而,也有部分居民对此了解不足,存在疑惑甚至抵触情绪。面对这些情况,成员们始终保持耐心与微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答疑解惑,助力居民克服困难。经过一次次的交流引导,居民们逐渐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开始自觉规范投放行为,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正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情况 罗思媛 供图
走进垃圾分类新天地
除了日常值守外,团队还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反馈,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垃圾分类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涵盖了厨余垃圾处理小妙招、有害垃圾危害及处理方法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专业的讲解和生动的案例,深化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理解。
在讲座中,团队成员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案例,向居民们传授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技能。居民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通过讲座,居民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垃圾分类技巧,还增强了对环保事业的认识和支持。

图为团队成员在捡社区垃圾 罗思媛 供图
居民分类绘新景,团队成长谱华章
经过了几天的努力,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居民们的垃圾分类行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他们开始自觉地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垃圾,错误投放的行为大大减少。社区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序,居民们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其次,对于团队成员们来说,这次活动也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队员们在与居民的交流中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环保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回顾这次南京殷巷新寓的垃圾分类引导行动,我们看到了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也感受到了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次活动,团队成员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能力,还促进了青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相信在代代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城市将变得更加绿色、宜居,居民生活也将因为垃圾分类而变得更加美好。(通讯员 袁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