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8月18日,为了筑牢思想文化根基,提升生活实用技能,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青耘织网,情系漕湖”团队前往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漕湖街道卫星社区进行青少年公益暑托服务,为社区儿童暑期教育注入青春动能,促进青少年人文素养全面发展。
“古韵悠悠,诗词寄情”:回望过去,领略传统之美
7月15日上午,小队开启第一期正式活动,以“领略古诗词之美”为主题展开授课,带领孩子们探索诗词世界。队员们为孩子发放统一胸牌与诗词读本,在队员们的带领下,课堂于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开始。
在课堂中,队员以“月亮”意象为线索,带领孩子们学习《静夜思》、《关山月》等经典篇目,穿插讲解其中用典、手法,并巧妙将课堂化为舞台,让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体会诗人情感。课后,孩子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力,也增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感。此次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使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助力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
“红星闪耀,星火相传”:寄语未来,传承信仰火炬
7月20日下午,第二期“红星闪耀,星火相传”活动中,团队成员联合暑托老师,手持承载历史记忆的红色图画,讲解革命故事,阐释了“红色”象征的牺牲、奋斗、忠诚与希望的真谛,让孩子们得以“看见”历史,将抽象的革命精神变得具象化、易感知。
深受革命故事的感召,“少年宣讲团”的孩子们也接力传递红色声音。围绕“我心目中的英雄”主题,四名小宣讲员分别讲述了《小英雄雨来》、《精神之光刘胡兰》、《航天梦·钱学森》以及《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他们用清澈而有力的童声,将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英雄楷模事迹娓娓道来。分组讨论时,孩子们踊跃分享董存瑞、黄继光、袁隆平等事迹,英雄的“历史回响”与少年的“时代强音”在此刻交织共鸣,标志着新一代正式肩负起“薪火传承者”的使命,让红色基因在童声中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图为讲解现场 姜梦婷 供图
“巧手绘扇,感悟美好”:激发创造,展示方寸之美
8月1日上午,第三期“巧手绘扇,感悟美好”活动中,团队成员们作为指导老师,首先通过精美的PPT和实物展示,带领大家“走进扇子的世界”,生动讲解了团扇的起源发展、形制分类,以及其在古代文人雅士生活中承载的多重功用和文化内涵等知识,让孩子们对团扇产生了浓厚兴趣。
孩子们了解基础知识后,便依次领取团扇、颜料和画笔,充分发挥想象创作。创作完成后,团队成员则鼓励大家展示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讲述创作灵感,孩子们也在此过程中更好感悟美学意蕴,提升了想象力与创造力。
图为队员与孩子们做手工 姜梦婷 供图
“法韵传声,典条送情”:认识法律,体会法治秩序
8月17日下午,队员们精心策划普法课堂,以“认识法律”、“情景演练”、“知识闯关”三个环节为孩子们展开活动。活动中,队员们巧妙地向孩子们介绍了“法律树”这一概念,将宪法比作树根、各个基本法比作树干,帮助孩子快速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概念。
除了常规的课堂讲解,队员们还别出心裁地设立了趣味闯关,通过设置具体情景,如“高空抛物”、“校园霸凌”等,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到法律在真实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通过这一次的授课,法治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相信未来孩子们会利用好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尊重他人,敬畏规则,知法守法。
图为课堂上互动 姜梦婷 供图
这四期活动只是队员们暑期活动的简要缩影,却蕴含着团队队员们对投身基层服务事业的无限热情,在一期期课堂的教授中,孩子们不仅获得精神上的提升,更得到了心灵上的滋养。在未来,队员们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加入社会实践,服务社区居民、促进社会发展、发扬志愿者精神,为社区的孩子们送去欢乐与成长!(通讯员 邬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