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公共管理学院:“虞韵薪火”实践团队深入探访常熟博物馆

发布者:蔡璟钰 孟子尧 [发表时间]:2025-08-25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2025819日上午,为了响应时代号召、传承和发扬中国历史文化,来自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虞韵薪火”实践团队踏入时隔一年重新开放的常熟博物馆。团队先从了解、传承和传播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开始积累经验,为了传承中华文化而做准备。此次参观,团队成员重新了解常熟历史文化,对于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且为常熟的历史文化而折服和自豪,更加坚定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和态度。

常熟博物馆在202447日闭馆进行整体改造升级,一直到202578日完成焕新升级,重新开放。常熟博物馆过去一直免费开放,是小朋友们参观学习历史文化的优秀平台,也是劳动者们闲暇之余陶冶情操的宁静之地。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和互联网的建设完善,生活在常熟的人们逐渐走出常熟,去看更广阔的世界或者将空闲时间更多地花在互联网上。加上其内容的有限性,常熟博物馆逐渐没落,就算是旅游旺季,馆内参观群众依旧不多。常熟博物馆有关人员也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经过周密的规划,将常熟博物馆闭馆重建,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也要感谢无私捐赠文物的好心人和考古工作者,以及其他博物馆的支持,增加了常熟博物馆的藏品,使游客更加生动形象地了解常熟历史文化,为常熟历史文化研究添砖加瓦,常熟博物馆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

常熟博物馆设置了很多与游客的互动环节,按下门口的按钮,数字增加一个,来到博物馆的游客又多了一位。走进博物馆,购买一张集章卡,游客们便可以在参观的同时收集相应的章打卡留念。

首先吸引眼球的是一块圆形玉璧,该玉璧距今约5100 - 4300年,是良渚文化的玉器之一。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其发达的稻作农业、先进的水利灌溉系统以及精美的玉器,都彰显着古代先民的智慧。看到那些雕琢精美的玉器,如璧、琮等,成员们不禁感叹良渚文化玉器工艺的精湛,这些玉器不仅是装饰品,更具有宗教和政治象征意义,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明代常熟历史 荆敏琪 供图

在虞山画派展区,团队成员领略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虞山画派简称“虞山派” ,是中国画主要流派之一,奠基之祖为黄公望,开山之父为王翚。王翚出身文人世家,幼时爱画,临摹众多宋元名迹,取法宋元诸家 ,对传统古画的鉴赏、临摹功力极深。他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四王加上吴历和恽寿平又合称清代六家,被视为清画坛的正宗代表。看着一幅幅山水画作,成员们仿佛能感受到画家们笔墨间流淌出的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虞山琴派文化照片 荆敏琪 供图

谈及虞山琴派,其“清微淡远,博大和平”的风格令人陶醉。虞山琴派由明朝宰相严讷之子严天池所创建,他主持编写的《松弦馆琴谱》被琴界奉为正宗。成员们了解到,虞山琴派崇尚“音必当正律,重音而轻辞”,其特点可用清、微、淡、远四字概括,代表曲目《良宵引》更是韵味悠长。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虞山印刻文化照片 荆敏琪 供图

而常熟的印刻文化同样历史悠久,别具特色。虞山印派是著名的篆刻艺术流派,最早可追溯元代,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沈龢、林皋、王瑾等,师承吴门,源远流长。印刻作品或古朴典雅,或灵动飘逸,展现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独特审美。

图为“虞韵薪火”实践团队在常熟博物馆门口合影 荆敏琪 供图

这次参观,团队深入了解了常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良渚文化到虞山画派、琴派、印派等,每一段历史、每一种文化都给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发了成员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欲望。(通讯员 蔡璟钰 孟子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