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日至8月10日,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追光忆雨”团队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之旅。成员们先是奔赴烈士纪念馆与烈士陵园,以崇敬之心参观凭吊,用镜头捕捉历史回响,拍摄宣传视频;而后走进了伊宁市暑假培训班,将雨花台精神化作生动的思政课堂,向小朋友们娓娓讲述雨花台精神的热血传承,让爱国之情如种子般播撒在孩子们心间。通过沉浸式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队员们深度解开雨花台精神的内涵密码,更明晰其跨越时空、烛照当下的时代意义,让这份红色基因在赓续传承中绽放新时代的光芒。
漫步碑前思绪悠,雨花飘落诉春秋
队伍首先前往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周围拍摄有关雨花台精神的宣传片,通过对雨花台精神宣传资料的收集和参观,队员了解了雨花台精神的诞生背景。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南京作为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成为了反革命力量和镇压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而雨花台就是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屠杀革命志士的重要场所。有大量的革命志士在雨花台牺牲,在狱中坚定理想信念的革命气节孕育了以“坚定信念、忠诚为民、敢于牺牲”为核心的雨花台精神。
在拍摄完宣传片后,实践队员们前往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参观,仔细了解有关雨花台的历史细节和实物资料。刚进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信仰的力量”五个大字,两边是刻有牺牲的革命烈士姓名的白色方碑,队员们在此悼念后,进入展厅进行参观。
缓步走过一个个展厅,泛黄的书信、磨旧的衣物、锈迹斑斑的刑具静静陈列。铁栏杆、绝笔信……旧时雨花台的种种在我们眼前一一呈现。最让队员感触深刻的是“青春无悔”展区,墙上挂满了年轻烈士的照片,这些烈士牺牲时正值青年,可这些青年却都在最灿烂的年纪选择为家国舍生取义,青年的笑容那样鲜活,永远定格在相片中。
图
为雨花台纪念馆内场景。倪春丽 供图
图为实践小组成员参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倪春丽 供图
随后队员们来到了悼念馆。鲜红的火焰在幽静的悼念馆里面燃烧着,烈士们的遗物在火光的映衬下如此的明亮。那些遗物有的是笔,有的是算盘,都是很普通的物品,在战火中变得斑驳,在时间中慢慢苍老,守望着定格在曾经的那些鲜活灿烂的生命。“牺牲”的重量,不是结束而是用生命为火炬照亮后人的道路。
图为实践小组成员参观悼念馆。倪春丽 供图
暑假班里讲精神,雨花传承育后人
8月10日,为了传承雨花台精神,“追光忆雨”团队走进伊宁市的暑期培训班,以“传承雨花台精神”为主题,为多名孩子带去沉浸式爱国教育课堂。队员们化身“红色讲解员”,用红色故事点亮童心,让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活动中,孩子们热情洋溢,眼中满是好奇与向往。队员们从雨花台的历史讲起,讲述革命志士在狱中坚守信念、不惧牺牲,用热血浇灌信仰之花。讲到恽代英、邓中夏等英烈故事时,孩子们神情肃穆。互动问答环节,小手纷纷举起,争着诉说对“坚定信念、忠诚为民”的理解,雨花台精神在童真话语里焕新光彩,红色火种借青春宣讲,在暑期培训班悄然播撒。
此次活动将红色资源与爱国教育深度融合,让培训课堂成为传承精神的“红色阵地”。实践团以青春之力激活红色记忆,助力孩子们在聆听与实践中,读懂爱国的分量,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持续书写红色基因传承的生动篇章。
图为队员宣讲雨花精神。倪春丽 供图
纪念碑前圣火存,雨花精神万代传
通过此次调研,队员们懂得了雨花台精神的具体涵义。队员们表示本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礼,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责任课。队员们亲身体验到,对雨花台革命精神,不能仅停留在口号,还需要有更多的实践,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了解需要一代代人的传承和发扬。未来,作为祖国新时代的中流砥柱,青年们要拿稳雨花台精神的接力棒,践行雨花台精神,坚定对党的忠诚、对国家的热爱,以实际行动弘扬雨花台精神。实验小队表示,后续将通过撰写报告、制作宣传视频、社区宣讲等多样方式,将雨花台精神传播出去,让更多人铭记雨花台精神。(通讯员 刘玥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