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红心筑梦・青审同行”团队来到盐城市大丰区德润社区开展红色审计宣讲活动。学子们用群众语言解读专业知识,用历史故事搭建情感桥梁,让红色审计精神在社区土壤中落地生根。
首先,团队成员结合党史脉络,向听众讲述红色审计的发展历程:从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口中的“一切缴获要归公”“账目要清楚”的朴素要求,到苏区建立初期的审查制度,再到中央苏区成立的“中央审计委员会”,这一系列展现红色审计在革命年代保障苏区财政、维护群众利益的关键作用。同时成员结合中央苏区审计为红军长征提供物资保障、为群众追回被挪用救济款等事件,说明红色审计不仅是革命年代的“财务监督员”,更是维护群众利益的“守护者”,其“账目清、民心安”的本质,早已融入党的执政理念。团队成员反复打磨内容,将“中央审计委员会职能”转化为“革命年代的‘财务监督员’”,把“审计监督”通俗解释为“守护大家的钱袋子”。“用群众听得懂的话讲专业故事,才能让红色精神真正入耳入心。”团队成员徐铭婕分享道。

图为团队成员向居民讲述红色审计发展历程 徐铭婕 供图
红色审计精神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穿越时空的力量。宣讲从精神内涵与现实联结两方面,让居民读懂其当代意义。团队成员聚焦“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实事求是、廉洁高效”四大核心。“对党忠诚”体现在革命年代审计人员严守纪律、拒绝私弊;“为民服务”是根本立场,从苏区保障群众“救命钱”到如今监督民生资金,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实事求是”是生命线,无论过去“账实核对”还是现在“数据核查”,都离不开求真务实;“廉洁高效”是立身之本,老一辈“一钱不苟”的作风至今仍是审计准则。而审计不仅仅存在于红色故事里,更发光于现代社会中。团队成员致力于用“身边事”讲清审计与现代生活的关系。通过养老金审计确保足额发放、教育经费审计保障校园建设、乡村振兴资金审计防止补贴截留等案例,让居民明白:审计就像“民生安全网”,大到政府项目资金使用,小到社区惠民政策落实,都在其监督之下。“小区改造款是否专款专用”“低保补贴是否精准发放”等民生关切,都离不开审计的“火眼金睛”,让“审计为民”从口号变为实实在在的保障。

图为居民观看红色审计故事视频 徐铭婕 供图
最后,团队成员还向居民介绍南京财经大学关于红色审计的创新宣传形式。例如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制作并发布红色审计精神主题短视频、图文故事,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吸引大众关注,打破时空限制,扩大宣传覆盖面,让更多人了解审计人的忠诚与担当、在校外联合学校周边社区、企业举办红色审计精神主题展览、讲座等活动,通过实物展示、专家讲解,让红色审计精神走进群众生活,增强社会对审计工作的认知度与认同感、在校园内打造“审计名人堂”长廊,展示方志敏、阮啸仙等审计先驱的事迹,营造浓厚的红色审计文化氛围,激励学生以先辈为榜样,传承红色精神,投身审计事业。

图为团队成员介绍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红色审计创新宣传形式 徐铭婕 供图
宣讲结束后,德润社区的居民纷纷表示很感谢“红心筑梦・青审同行”团队的此次宣讲,让居民们对红色审计的历史与精神有了清晰的认知,并理解了审计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居民告诉团队成员,大家将推动红色审计文化与社区生活融合,进而激发更多群众对红色审计的学习兴趣和廉洁社会的认同。
通过此次宣讲,“红心筑梦・青审同行”团队成员表示,不仅夯实了专业知识,更深刻理解了红色审计“为民服务”的初心和“算盘守财、油灯对账”的坚守。未来成员们将持续推动红色审计文化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用青春视角讲好审计为民的故事,让青春力量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鲜活载体,让“求真务实、廉洁奉公”的精神在实践中传承延续,让审计初心在新时代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通讯员 徐铭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