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扎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2025年8月9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济川兴房,银杏筑梦”基层服务践行团前往泰兴市房元村,围绕乡村环境治理展开了一系列实践活动,旨在改善乡村环境面貌,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实现个人成长与乡村发展的“双向奔赴”。
实地走访,优化垃圾投放布局
实践团队成员首先对房元村现有垃圾投放点进行全面走访调查,发现部分投放点存在设置不合理及环境问题。部分投放点距离村民居住区过远,导致村民将垃圾随意丢弃在路边或河道旁,造成河道淤塞,影响水资源流通与村容村貌;另有部分投放点周边环境脏乱,垃圾堆积、异味散发、蚊虫滋生,对周边土壤和水源形成污染,既制约村庄发展,也给村民生活带来不便。
针对上述问题,团队成员与房元村村干部深入沟通并商讨整改方案,在村干部协助下对不合理投放点进行整改:为距离居住区过远的区域新增投放点,保障村民投放便捷性;协同村民对周边环境脏乱的投放点进行清理,及时清运堆积垃圾,并对周边进行消毒与美化。

图为践行团成员帮助村中老人清理垃圾 周璇 供图
经过整改,房元村的环境状况显著改善。垃圾清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路边的垃圾明显减少,河道变得更加通畅,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修复。村民的环保意识也有了明显提高,开始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行动中来。在整改过程中,团队成员也随机采访了一些村民收集意见。村民赵大爷表示“以前这垃圾扔得到处都是,又脏又臭,现在你们来帮忙整改,环境好多了,我们看着也舒心。”
宣传引导,提升垃圾分类意识
为帮助村民了解垃圾分类知识、提高投放意识,团队成员开展上门宣传与知识讲座活动。成员们查找资料后,与村委会干部合作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手册,随后分组上门发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向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方法及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取得一定成效。

图为践行团成员整理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周璇 供图
为完善此次活动,更好地帮助村委会服务村民,实践团队成员还通过上门走访的方式收集了村民们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针对这些提议,成员们和村委会有关干部成员进行了讨论,采纳其中的可行性部分,并将其细化到后续的垃圾分类整改工作中。
总结经验,携手共建美丽乡村
此次整改后,房元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垃圾投放点布局更合理,村民垃圾分类意识显著提高。这些成果不仅改善了村庄环境质量与村容村貌,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基础,还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乡村环境治理模式,为后续工作提供宝贵经验。未来,房元村计划建立长效机制,将垃圾分类纳入乡村治理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

图为践行团成员合影 周璇 供图
活动中,团队成员也收获颇丰,既认识到农村环境治理的复杂性,也见证了基层创新的可能性。通过与村民交流,成员们了解了农村实际情况,活动策划与环节设计锻炼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团队成员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基点,结合会计学专业的精细化管理思维,继续参与乡村治理实践,在环保科技、公共管理、社区营造等领域发力,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创新者,在国家战略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通讯员 薛晶晶 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