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会计学院:“银龄护盾队”走进史圩村开展反诈骗实地调研

发布者:李春妍 [发表时间]:2025-08-13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为探究农村老年人遭遇诈骗的现状并开展反诈骗宣传,8月10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银龄护盾队”暑期实践团队走进江苏省新沂市墨河街道史圩村,开展了一场深入的实地调研活动。

村干部坦言:农村老人反诈形势严峻

实践团队抵达史圩村后,恰逢史书芹书记带领村干部巡查街道、体察民情,便借此机会与村干部展开交流。团队围绕村内老年人是否遭遇诈骗等问题进行询问,史书芹书记介绍,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诈骗手段不断升级,AI换脸、冒充家属致电等新型诈骗方式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史书记进一步说明,史圩村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儿童。老年人普遍缺乏反诈知识和意识,儿童又因年龄小难以辨别是非,导致村里老年人被骗概率较高。尽管村委会已接到多起老年人被骗案件并报警处理,也多次开展反诈宣传,但效果并不理想。

图为史书芹书记与团队成员李思颖正在交流 曾心 供图

走村入户摸排:老年群体反诈现状调查

为精准掌握史圩村老年人的受骗情况,调研团队开展了挨家挨户的走访,并同步进行简单的骗术科普。据了解,史圩村总人口2308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约500人。8月10日上午,7名团队成员共走访200户家庭,涉及老年人307人。

团队通过口头询问、问卷调查等方式,详细记录了这些老年人的受骗经历、对典型诈骗方式的了解程度等信息,并在调查后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史圩村老年人受骗率约为4.89%,即有15位老人曾遭遇诈骗。

针对这15位老人,团队进行了专项访谈,重点了解其受骗手段及事后处理方式。数据显示:9人因轻信“健康专家”言论,误购保健品、理疗产品等;3人因不慎泄露银行卡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财产损失;3人因接到“亲属急用钱”的电话,未核实信息便贸然转账,造成经济损失。

在处理方式上,15位老人中仅6人选择报警,其余人则选择沉默。这一结果反映出该村老年人受骗概率较高,且受骗后报警意识薄弱,针对这一问题,调研小组已初步构思了若干解决方案。

图为团队成员曾心愉与受访者交流 李思 供图

趣味宣讲进校园:教老人练就反诈“防身术”

鉴于严峻的调研结果,实践团队联合村干部于8月10日下午两点举办了一场反诈趣味宣讲会。活动设置了反诈知识有奖问答、模拟诈骗情景、自由发言等多个环节。现场老年人积极参与,在互动中掌握了不少反诈知识。

一位身体健朗的奶奶还主动分享了自己的受骗经历:“2022年冬天,儿女在外打工,我独自在家。当时身体不舒服,没告诉孩子,就去集市找了个看似有经验的老爷子看病。起初几次看病后感觉有好转,后来他说我身体出了大问题,医院治不好,但他的理疗床对我的病有特效,我就买了……”

图为李思颖与屈雨含正为老年人回答相应问题 王瑞瑞 供图

此次南京财经大学“银龄护盾队”三下乡实践活动,将反诈知识送到乡村老人身边,用实际行动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切实增强了乡村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未来,实践团队将与史圩村村委会保持密切联系,持续推进更深入的调查与反诈工作。(通讯员 李春妍)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史书芹书记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