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青衿承先辈志,少年筑强国梦”团队于2025年8月6日下午来到了人民军队诞生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共同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团队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纪念馆的大门,一股庄严肃穆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高大的铜像,古朴的建筑瞬间将他们带回到1927年的那个夏天。
进入展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石刻浮雕、一把直指天穹的枪杆子和一面耀眼的五星红旗,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同时也将革命战士们那无畏牺牲,不惧强敌的姿态雕刻得栩栩如生。
纪念馆阵列主题围绕“南昌起义”,分为“危难中奋起”“伟大的决策”“打响第一枪”“南征下广东”“转战上井岗”“群英耀中华”等几个部分,向参观者展示了从起义爆发到革命胜利的全过程。展厅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经过历史沉淀的文物,都在无声地述说着八一起义的历史故事,向参观者展示南昌八一起义的革命概况和革命细节。
在“打响第一枪”第三部分展区,团队成员们被起义军战士们英勇无畏、迎难而上的精神所深深打动。展柜里陈列着起义军战士们用过的汉阳造步枪、驳壳枪和手雷等展品,这些饱经战火洗礼的物件,无不在默默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图为汉阳造步枪。许在涵 供图
“南征下广东”第四部分展区则展现了起义军南下撤退的征程,展馆通过360°全息柜呈现战争激烈场面,通过军需补给互动屏展示起义军战士每人仅7发子弹的真实困境。队员们久久沉思,真正意识到当时的起义军们是如何在形势紧迫且军备物资匮乏的困境中奋起拼搏的。
“转战上井冈”第五部分展区,则通过天心圩军人大会的大型场景复原,生动再现了朱德等在作战失利军心涣散之际,主持召开大会稳定军心、提振士气的感人场景。这让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起义军们在人民的期盼中,凭借其敢于斗争、敢为人先、救国救民的不屈精神赢得了起义的最终胜利。

图为八一南昌起义胜利的场面。曾丽丽 供图
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们时而驻足凝视,看着玻璃柜中锈迹斑斑的枪支,破旧的军装和泛黄的书信沉思,时而低声交流,讨论着伟大的革命前辈们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所做出的伟大抉择,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革命先辈们的敬仰之情。在这次参观中,每一个团队成员都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也深知今日之盛世中国来之不易,作为当代新青年更应当肩负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重任,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曾丽丽 供图
通过此次调研,“青衿承先辈志,少年筑强国梦”团队看到了起义军们“七发子弹”的艰难岁月,读懂了蕴含在石雕中“石破天惊”的勇气,体会到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觉悟,革命先辈们在至暗时刻点燃星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看到起义路线与如今繁华的八一广场交叠的画面时,团队成员们更加意识到当代青年的幸福坐标正是百年前那群年轻人以鲜血标定的方向标。未来,团队成员将依托展馆资源实现技术赋能历史,让八一起义经过动态呈现出来,鼓励大众艺术创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增强宣传力度和拓宽受众群体,实现在社会基层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用青春续写强军建国新篇章!(通讯员 曾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