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钳力无限”团队深入调研盱眙龙虾产业

发布者:杨昕奕 [发表时间]:2025-07-26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在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一只小龙虾不仅撬动了百亿产业链,更成为观察中国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样本。7月16日至7月17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钳力无限”团队成员深入盱眙龙虾全球交易中心、叶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龙虾博物馆,探寻这只“红甲战士”如何从田间塘头跃向品牌高地,并在科技与生态的双轮驱动下,谱写富民强县的振兴篇章。

图为魏黎浩主任讲解中心未来发展战略 龚香香 供图

产业跃升:从“论斤卖”到“品牌战”

走进占地200余亩的盱眙龙虾全球交易中心,帆船造型的电商大楼与冷链仓储区呈现出龙虾产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图景。“我们已跳出卖原料的初级阶段,”县农业发展协会魏黎浩主任指着规划图说,“每天这里约40%的龙虾发往全国,但其核心竞争力早已转向品牌溢价与精深加工。”魏黎浩主任高兴地告诉团队成员,目前“虾神”品牌以加盟店模式覆盖全国,配套调料、培训学校形成经营闭环;红胖胖等企业则跨出龙虾边界,另辟蹊径开发秘制藕、椰子鸡等预制菜。与此同时,龙虾贸易交易中心也正在加速蜕变,预计到9月,将整合水产、调料、果蔬等11块功能区,打造苏北最大农贸集散中心,并承接城区商户外迁,实现从单一龙虾市场向综合民生平台的跨越。

“品牌价值是盱眙龙虾的灵魂,”魏黎浩强调,尽管湖北潜江产量远超盱眙,但凭借“盱眙红1号”良种培育、四国联办龙虾节等IP打造,盱眙县早已构筑起了563亿元产值的品牌护城河。而交易中心对面,8000亩“超级工厂”正在崛起,未来虾青素提取、龙虾酥、调味酱等深加工链条齐聚,力求将每一寸虾壳转化为增值引擎。

图为稻虾示范基地 陈梓悦 供图

技术革命:从“靠天吃饭”到“智慧掌控”

在叶湖公司1300亩稻虾共作基地,随处可见基地物联网设备在实时监测水温、溶氧与PH值。“智慧农业让我们告别被动,”创始人李学成指着田埂间的气象站说。团队成员了解到,自从2022年引入智能投料机等设备,养殖场人力成本骤降约30%,更破解了传统龙虾养殖痛点——春旱导致的龙虾打洞困难问题,也进一步减轻了养殖的损失。

从塘口粗养到独家大棚工厂化养殖模式,四次迭代彰显了盱眙县龙虾养殖技术的大突破。稻虾共作模式,利用一季稻一季虾,稻花净化水质,虾粪反哺稻田,产出无公害“虾稻米”,增加了3倍利润。千亩连片统管,这是品质与成本双优的平田规模养殖。目前叶湖公司已投入500万元建设车间式大棚,通过恒温控氧暂养龙虾,实现反季高价销售,二十元虾越冬甚至可卖百元。

尤为瞩目的是获淮安市委重点支持的生态闭环系统--叶湖独创“三塘一坝”水处理系统。养殖尾水经净化沟、沉淀池、生态塘逐级过滤,由地下管网循环回用。这套使水体清澈如镜的系统,成为盱眙龙虾品质的核心背书。

图为电商大楼展示区 张卜月 供图

富民共生:就业扎根与电商拓路

产业壮大惠及民生。在龙虾交易中心,商户可享三年免租、装修补贴等专项补贴政策。叶湖公司高峰期可雇佣80名周边农民,多为退捕渔民,经培训可承担分拣、投苗等工作,人均日处理虾量可超千斤,产业链辐射范围日益扩大。中农联运营团队也远赴安徽全椒、和县,为盱眙商户对接平价虾源,降低采购成本。

新业态正打开增长空间。除了交易中心电商楼,李学成也计划在田头建直播间,“让消费者见证虾稻共生的全流程”。而在市场策略上,盱眙瞄准高端订单:叶湖龙虾直供京沪,全程冷链外加可溯源监控,签订三年独家协议。交易中心商户则按“炮头”、789等规格分级,精准对接星级饭店与精品工厂。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深刻意识到盱眙龙虾产业的进阶之路,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深层逻辑的体现。如今,盱眙正以一只龙虾为支点,撬动三产融合、城乡协同的发展新局。

当小龙虾在恒温车间里安然越冬,当虾稻米通过直播间走入千家万户,未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产业的升级,更是一个县域经济在乡村振兴大潮中锚定方向、破浪前行的缩影。(通讯员 杨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