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金融学院:“‘金’彩同行,‘融’耀童心—可乐六班”走进南京银行普及金融知识

发布者:肖悦楚 李奕阳 卢淼 [发表时间]:2025-07-13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7月7日,南京银行百子亭支行内传来阵阵欢声笑语,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正在这里举行。来自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金’彩同行,‘融’耀童心—可乐六班”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精心筹备,为来自四所中小学的近30名学生带来了一场以“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为主题的金融知识启蒙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将抽象的金融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内容,帮助他们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上课的现场 夏露芸 供图

精心筹备,打造趣味课堂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早早地来到了南京银行百子亭支行,精心布置活动现场。他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金融知识。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课程内容,将复杂的金融概念融入到生动的故事和趣味游戏中,确保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并理解课程内容。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对金融知识产生兴趣,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知识。”志愿者于鹏飞说道,“我们精心设计了每一个环节,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互动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趣味互动,揭开货币奥秘

课堂上,志愿者们化身“金融向导”,通过生动的动画演示、直观的实物展示和贴近生活的趣味比喻,层层揭开货币诞生、流通与价值转换的神秘面纱。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困境,到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枢纽作用,抽象的金融概念被巧妙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钱币旅程故事”。

“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钱,我们该怎么买东西呢?”志愿者陶一诺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们思考,“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是通过物物交换来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但这种方式非常不方便。”随后,志愿者们通过动画演示,展示了物物交换的困境,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货币出现的必要性。

为了让同学们切身感受货币演进的必要性,课堂特别设置了创意互动环节——模拟原始物物交换。孩子们兴奋地拿出自己的纸票,在志愿者引导下尝试集齐纸票,去换取心仪的小奖品。南京市小营小学的王同学举着兑换来的奥利奥饼干雀跃道:“原来钱是这样‘帮忙’的!直接换东西好难,有了钱就能更容易换到我想要的东西啦!”

深入讲解,树立正确观念

在讲解货币的流通与价值转换时,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收入来源、合理消费的重要性以及储蓄的意义。他们通过小故事一步步引导,帮助同学们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吗?”志愿者吕汪静通过提问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其实,爸爸妈妈的钱是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赚来的。我们要学会合理消费,珍惜每一笔钱。”随后,志愿者们通过实例讲解了储蓄的重要性,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零花钱。

图为孩子们回答志愿者的问题 夏露芸 供图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的李同学恍然大悟:“爸爸妈妈存钱进银行,银行又把钱借给需要开店的叔叔阿姨,钱原来是这样流动的!”南京市第五十四中的张同学也感叹道:“我们把钱存进银行,虽然暂时不能用,但我们可以获得利息作为补偿。”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与高昂的情绪,成为课堂效果的最佳注脚。

现场互动,激发学习热情

课堂上,孩子们化身“小小经济学家”,争相回答问题,积极分享对储蓄、消费的稚嫩见解。志愿者们通过提问和互动,引导孩子们思考金融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金融诈骗吗?”志愿者肖悦楚通过提问引入金融诈骗防范知识,“金融诈骗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我们要学会警惕,保护好自己的财产。”随后,志愿者们通过案例分析,向孩子们介绍了常见的金融诈骗手段,并提醒大家增强防范意识。

一位带队老师称赞道:“这堂课把‘钱’讲得既透彻又好玩,连我都听得入迷了。志愿者们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金融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非常值得推广。”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的互动 邓依林 供图

活动总结,展望未来

活动最后,南京银行百子亭支行的工作人员向孩子们介绍了银行的日常工作,并再次提醒大家警惕金融诈骗,增强防范意识。金融素养是青少年走向未来的必备“罗盘”,志愿者们表示,希望通过这节课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好奇的种子,最终化为驾驭经济生活的理性力量。

“可乐六班”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负责人高欣语表示:“这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希望通过更多的努力,让金融知识走进更多的校园,帮助更多的孩子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图为志愿者和孩子们的互动 邓依林 供图

这场寓教于乐的金融启蒙课,不仅为孩子们揭开了货币流通的奇妙面纱,更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播下了财商素养的种子。当金融知识走出课本,以生动姿态融入青少年成长之路,一段关于财富认知与责任启蒙的旅程,正从南京银行百子亭支行这方小小课堂扬帆起航。(通讯员 肖悦楚 李奕阳 卢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