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镇江8月19日电(通讯员 胡锦丽)为深入了解镇江市国家级非遗香醋传承与乡村振兴发展情况,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莫道柴叶小,缘是遇‘观音’——非遗豆腐助推银发展芳华”实践团队于8月18日探访镇江中国醋文化博物馆,探究镇江市如何传承国家级非遗、打造镇江香醋老字号品牌形象,进而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宋苏凯摄
千载醋都鱼米乡,四时朝暮扼长江
“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苏东坡的诗句赞扬了镇江香醋的醇香。2006年,镇江香醋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关于2022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的公示》中,“镇江香醋”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成功入选。2023年,镇江市醋文化博物馆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旨在通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
漫步在古韵悠长的镇江城,青石板路铺就的小巷仿佛穿梭了时空,每一块石板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与空气中那一抹淡淡的醋香交织成一首古老的歌谣。
实践团队来到镇江中国醋文化博物馆,这醋香愈发浓郁。作为依托恒顺集团的国内首个专业性主题醋文化博物馆,其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是江苏省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之一。
醋由酒出,而酒始于新石器时代,当酒再度发酵,就变酸成了醋。中国早在夏代就有了谷物酒,谷物酿醋作为调料也应始于其后。在宋代,醋开始批量生产,镇江香醋更是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风味闻名遐迩。博物馆分为醋史馆、老作坊、陈列馆、体验馆,全面展示醋文化、解读醋文化、品味醋文化。
色亮由来如玉液,味浓自古似琼浆
经过千年的古法传承,现如今说起镇江香醋,绕不开恒顺集团。
据调研数据显示,镇江香醋的年产量逐年攀升,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自1840年朱兆怀创立“朱恒顺糟坊”至今,恒顺醋业,作为镇江香醋的代表品牌,历经百年风雨,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粮食酿造食醋制造商。镇江香醋销售覆盖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20%,直接出口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间接出口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驻15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使领馆使用,占全国食醋出口总量的60%以上。
作为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一代又一代的恒顺人锐意进取,自强不息,不仅将“恒顺众生”的精神传承至今,更为镇江赢得了首个“中国醋都”的美名,如今的恒顺已成为镇江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走进醋厂,实践团成员们亲眼见证了一粒粒饱满的糯米到一滴滴醇厚醋液的神奇转变。那些古老的发酵池,仿佛时间的低语者,诉说着几代镇江人匠心独运、代代相传的故事。学子们抚摸着那些斑驳的缸壁,仿佛能感受到每一滴醋液中蕴含的历史与温度。
图为三年手工陈酿香醋 宋苏凯摄
与此同时,镇江的醋产业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许多农户通过种植糯米等原料作物,与醋厂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有效对接。这种“公司+农户”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粮丰泉冽酿甜香,酸鲜独特世无双
镇江香醋独特的发酵工艺展现出一代代匠人们对香醋品质的层层把关,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追根究底,这与其传承千年的“固态分层发酵工艺”是分不开的。
镇江醋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博物馆内的老作坊展区,复原了古代制醋的场景和工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手工制醋的时代。这些传统技艺和工具,是世代匠人智慧的结晶,也是镇江醋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
图为中国与世界的醋 宋苏凯摄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并非易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为此,镇江醋文化博物馆积极发挥科普教育和工业旅游的功能,通过举办各种展览、讲座和体验活动,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醋文化。同时,博物馆还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醋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工作。
“不打酱油不过年,打了酱油过好年”,恒顺酱醋文化节已成为镇江民俗文化的重要标志。此外,醋文化博物馆还积极探索“非遗+文旅”的新模式,将醋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游客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还可以亲手体验制醋的过程,品尝地道的镇江香醋,感受醋文化的独特魅力。
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朱总表示,“恒顺一直以来秉承着‘守正创新’的原则,一方面继承着非遗文化,另一方面创新酿造工艺,促进醋、酱、酒协同发展,以推动乡村振兴。”
“恒心如一,顺时达民。”在传承非遗的璀璨光芒中,恒顺集团与醋文化博物馆不断强化品牌意识,致力于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商业智慧相融合,发扬中国独特的醋文化。通过守正创新,让这份历经岁月洗礼的传统工艺焕发新生,不仅让醋的醇厚滋味成为味蕾上的记忆,更让其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传递中华文化魅力的一张闪亮名片。
投稿:外国语学院 胡锦丽
审稿:法学院 耿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