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赣州8月5日电(通讯员 张佳萍)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75周年,也是红军长征出发第90周年。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的不竭动力。为了更加深刻地感悟长征精神,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7月30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长征源头悟初心,南财学子承真情”实践团队前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是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从于都出发而建,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于都县城东门渡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主题雕塑、新长征广场、长征五号火箭模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等组成。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在于都集结并渡过于都河,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
纪念馆内回望军民“互渡”
实践团队成员们第一站便来到了坐落在胜利山脚下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展馆里,一张张照片、一份份史料、一件件文物、一个个模拟实景,完整展现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光辉历史。
图为团队成员聆听讲解员讲述长征历史 徐梦阳摄
队员们认真聆听了一个个动人的红色故事,如《“傻子”战士谢宝金》《一双绣球草鞋》等。徜徉于纪念馆中,一幅特殊的中国地图吸引了团队成员的目光,“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百姓一片心”,中央红军在于都集结出发前,赣南苏区人民编织了20多万双草鞋支援红军。如今,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80双草鞋组成了一面中国地图。传达出的是红军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历史史实。一面墙的草鞋,一路传承的长征精神,人民帮红军渡过天堑,红军助人民转危为安,这些故事依然在被讲述、流传,这些精神依然在被称颂、传扬。队员们在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并理解了镌刻在纪念馆前石碑上的周恩来总理的感言“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
图为团队成员注视“草席墙” 徐梦阳摄
“长征第一渡”聆听历史回响
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后,实践团队又前往于都河畔的“长征第一渡口”。这样的一段浮桥无声地诉说着87年前的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传扬着军民鱼水情的佳话。这里是悲壮的漫漫长征出发地,亦是血肉铺成的朝圣地。曾经这里红旗漫卷,战马啸啸,军歌高亢,曾经这里“夜渡于都溅溅鸣,人如潮水送红军”。
图为团队成员在长征渡口合影 徐梦阳摄
“当年,中央红军渡于都河时,河面宽有600多米,水深1—3米,河上没有桥,大部队要过河就只有依靠架设浮桥”。站在于都河畔,讲解员介绍,由于架设浮桥需要大量板材,于都民众把家中门板、床板、店铺板,甚至老人将板材都捐出来架设浮桥。在中央红军出发前夕,于都百姓倾其所有筹物资,大力支援红军。
今天,站在于都河南岸极目远眺,悠悠河水自东向西静静流淌。红军桥、长征桥、集结桥、渡江桥和胜利桥五座大桥巍然挺立,依次排开,横亘贡江,两岸高楼鳞次栉比,路桥车水马龙。五座大桥,架起了万里长征集结出发地——江西于都,这座红色小城的两岸繁华,串联起了两岸百万市民的幸福新生活,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县的新城崛起,助力在新时代新长征的发展道路上昂首大步迈进。
红色丰碑诉说光荣与梦想
于都河畔,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巍然耸立,团队成员驻足立正,神色严肃,深情凝视。这座纪念碑高达19.34米,底座边长为10.18米,象征着红军部队在1934年10月18日从此拉开了长征的序幕。
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这里,瞻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并视察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旧址原于都县城东门渡口,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
纪念碑的碑身为双帆船造型,象征着中央红军从此扬帆出征。碑座上的三幅巨型浮雕,分别以“集结于都”“渡河出发”“倾情奉献”为主题,展现的是中央红军主力部队向于都地域换防集结、苏区人民牵手惜别、红军革命为民的动人场景。周围的围栏上雕刻着中央红军各军团渡河出发的8个主要渡口名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的碑文,回顾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和出发准备情况,向世人讲述着那段至今仍然难以忘怀的历史。团队成员瞻仰丰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饮水思源,不要忘记革命先烈,不要忘记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的父老乡亲们,新长征路上重整行装再出发。
图为团队成员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前合影 徐梦阳摄
长征源头水,映照赤子心,通过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更加深入了解了革命文化,充分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的作用。在接下来的实践中,团队成员将继续以革命前辈为榜样,以革命精神为引领,用在这片红土地上汲取的红色力量,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投稿:会计学院 潘琪
审核:会计学院 张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