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南京7月29日电(通讯员 刘元续 张琨悦)“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青年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之一。7月26日,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团队赴江苏省南京市中国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经济作物研究所进行实地调研,旨在探究青年人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与研究。
图为团队成员座谈薛晨晨老师 朱佳琦摄
7月26日上午,团队成员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邀请薛晨晨老师进行座谈。首先,薛晨晨老师进行了自我介绍:薛晨晨老师硕博连读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先在企业任职,后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致力于大豆等作物的研究和乡村振兴。据了解,薛晨晨老师荣获“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长三角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南京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优秀个人”“江苏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个人奖励”等荣誉。
图为团队成员和薛晨晨老师合影 工作人员摄
根据进一步了解,在乡村一线的农户在种植时对有实力,做实事的人信服,肯为农民做实事,提供农民所切实需要的,才能得到好效果。薛晨晨老师感悟说:“去一线,就要尽可能去解决。基层需要什么,就要去提供什么,而不是我有什么,就去提供什么。想要突破这个理念不容易,也是在基层磨炼出来的”尽管薛晨晨老师在大豆种植方面有显著成果,但是他认为中国大豆产量远远不足,大多数大豆仍然需要依靠进口,对此和他一样的工作者依旧任重而道远。
图为崔亚坤老师向团队成员分享下乡经验 薛程匀摄
7月26日下午,团队成员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邀请崔亚坤老师进行座谈。崔亚坤老师首先向团队成员播放了一段粮食作物研究所的成果展示视频,根据视频,团队成员了解到粮食作物研究所在红薯、水稻和玉米等粮食作物上都有一定的突破。无论是哪一种粮食作物上的突破,都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现状,相信在未来,农科院的专家们可以在更多的方向上取得突破,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保驾护航。而崔亚坤老师主要就是在玉米种植领域有所突破,并带着玉米新技术扎根一线现场指导农户,与农户之间达成良好的合作模式,互相促进,实现农户真正做到增产致富。
图为团队成员与崔亚坤老师合影 朱佳琦摄
据了解,崔亚坤老师也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在2018年之前他主要致力于扶贫工作,之后主要投身于乡村振兴之中。崔亚坤老师说:“我们结合团队多个项目综合推进,达到了较好的预期。培训效果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渐被接受的过程,想要获得预期效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收费与帮助种植、农产品宣传推进,都是不错的做法,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崔亚坤老师长期奔赴一线,他最大的感悟就是做农业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而且影响农业效果的因素多而复杂,能够坚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
根据与两位老师的座谈,团队成员了解到想要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在一线的现场指导,只有真正地服务于人民,落实行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才能更好地帮助乡村振兴。两位老师都认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优势很大,如今乡村老年化很严重,而科技成果转化想要突破,都需要机械化技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可以很轻松学习科技并进行实操。在这方面,人才需求的缺口还是很大的。薛晨晨老师鼓励大家:“乡村振兴在全国上下都很有希望。国内乡村振兴的事业需要很多青年去参与。希望更多的青年加入,也期待更多的政策进行支持。”团队成员也感悟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还需要更多的青年本身积极投入其中,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投稿:经济学院 刘元续
审稿:经济学院 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