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南京7月22日电(通讯员 唐月月)大运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内涵。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如何让运河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时代命题。为响应时代号召,弘扬大运河文化,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古水今运”暑期实践团队于7月22日在指导老师廉同辉教授的带领下到江苏省大运文化旅游发展公司(以下简称大运文旅)参访学习。聚焦数字化技术,探索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之道。
响应国家号召,大运文旅乘势而生
对于团队的此次来访,大运文旅公司表示非常欢迎并邀请技术部门的孟老师接待来访团队。孟老师表示,他很欣慰看到年轻人参与到大运河文化的推广当中,他们也迫切需要听到年轻人的声音和看法。在孟老师的引领下,团队首先对公司内部进行了参观,领略了大运文旅公司的发展历程与企业文化。
图为孟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参观大运文旅公司内部 唐月月摄
团队成员在孟老师口中得知,大运文旅是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是集团履行大运河文化带相关职能,促进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赋能大运河文旅项目而组建的。在随后的参观中,团队进一步了解到,2015年以来“数字中国”的概念不断被提起,加之2019年受宏观环境的影响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持续降温,大运文旅应时而生,以“用科技分享美,做中国文旅产业生态智造者”为发展愿景,向文旅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创新科技赋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因“运”而生
在初步了解大运文旅公司的发展历程之后,团队成员与公司部分技术人员在会议室进行集中的交流与讨论。会议中,孟老师向团队隆重介绍了大运文旅的数字化核心产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以下简称“大运河云平台”)。2019年12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建设列入中办、国办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交由江苏省文化投资集团全权负责。2020年12月大运文旅公司联合各方正式成立研发和建设小组,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未来将合力推进运河大脑研发工作。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大运河云平台被赋予极高期望,面对这个开创性的项目,大运文旅丝毫不敢懈怠。
图为团队成员与大运文旅公司部分人员在会议室内集体讨论交流 唐月月摄
据大运文旅研学推广部潘霖回忆:“白天用来开会、研讨、对接资源渠道,下班处理自己的本职工作,夜里跟委托技术开发的大厂开会,还要抽空看书学习。”项目组还特别设立了一个图书采购计划,用于购买大运河所有相关知识的书籍。在深刻了解了大运河的意义后,团队成员把对大运河的情感融进云平台,从方案设计、功能需求清单到“运河IP”,力求每个细节尽善尽美。
聚焦平台困境,寻求破圈之道
历时一年半的时间,云平台于2022年6月份正式试运营,持续在提增平台内容丰富度和整体显示度、不断扩大用户规模等多个关键运营目标上突破推进。然而,两年过去了,平台的用户规模却未有很大突破。当孟老师问团队成员是否听说过这款应用软件时,大家都默默摇了摇头。“没听说过也正常的,如何推广是每一个新产品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孟老师略显无奈。但当团队成员点开这款产品时,都被其丰富的内容、精美的界面、多样的功能所惊艳了。这款APP几乎囊括了大运河文化的各个部分,以知运河、探运河、游运河、运河元宇宙为主要内容,只要轻轻一点,各种知识图解一览无余,无疑是推广大运河文化的有力工具。大运河云平台也确实斩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荣誉,获得了国家的认可。
“只得到国家的认可还不够,真正的成功在于能否触及人心,走进千家万户。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和价值”,孟老师继续表示,“所以我们公司一直很欢迎像你们这样的高校来访,这是一种很好的推广方式”。交流中,孟老师认真倾听了每一位成员的意见,他深知,每一次对话都可能孕育出创新的火花。通过与高校的紧密合作,大运文旅期待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关注,让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本次参访实践,团队亲历了“大运文旅”如何运用现代科技,将大运河的传统千古风华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数字体验。然而,任何创新之路皆非坦途。尽管云平台在技术精湛与内容丰富上已筑基牢固,但在扩大用户基础与增强社会共鸣上,仍需持续探索与努力。这不仅是大运文旅所面临的考验,亦是所有致力于以科技弘扬传统文化项目共同面临的挑战。此行,不仅是对大运河文化的一次深刻感悟,更是对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一次生动实践。它昭示着,唯有创新不止,不惧挑战,方能让文化之美与科技之光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交相辉映,共同编织出更加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图景。
图为团队成员与大运文旅公司部分工作人员的合照 唐月月摄
投稿:新闻学院 唐月月
审稿:工商管理学院 郭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