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南京7月11日电(通讯员 刘楚劼 汤文祎)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号召,传承红色基因,启航新时代,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同学们组成“爱心暑托班”社会实践团队与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上坝村居委会联合开展了这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队13人分成四个小组,对十名小朋友开展爱心暑托班。将教育与娱乐相结合,让孩子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开阔眼界,提高综合素质,丰富暑期生活。
7月11日,第一组同学用一场别开生面的食品安全课程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参与。此次课程旨在教导孩子们如何辨别食物变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志愿者小老师汤文祎和戈芮精心准备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课堂上,他们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直观的实物展示,让孩子们对食物变质有了清晰地认识。小老师教会孩子们通过食物外观和气味来分辨变质和临近变质的食物,例如牛奶变质后发生了质地的变化,水果果肉长期暴露而变质以及蛋糕表面长出霉菌等情况。
图为志愿者汤文祎为同学们传授食品知识 刘婉陵 摄
小老师们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食物变质的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滋生、霉菌污染、氧化反应等。她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道:“就像我们的身体会生病一样,食物在不合适的环境中也会‘生病’,变得不再适合食用。”而食用变质食物会给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小老师向孩子们展示了误食变质食品可能带来的危害,以此告诫孩子不可因心疼食物而食用变质食品。小老师还教会小朋友在日常购物时也需要关注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在食用前也要注意观察食物的形态判断其是否变质。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记住辨别方法,两位志愿者还编了一首简单易记的儿歌:“看一看,颜色变;闻一闻,气味怪;摸一摸,质地改。变质食物要避开,健康饮食乐开怀。”
图为志愿者耐心倾听学生们的答案 刘婉陵 摄
在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关于食物变质的经历。小老师们耐心倾听,并给予了正确的引导和解答。面对孩子提出的各项问题,例如轻微变质的食物能否去除腐败部位后继续食用,小老师耐心解释原因并积极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图为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 黄惜哲 摄
此次爱心暑托班的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实用的知识,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关注食品安全的种子。课程贴近生活,从食品安全这一件小事出发,帮助孩子增长生活常识。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孩子们会运用所学,更加注重饮食健康,远离变质食物的危害。“爱心暑托班”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期待更多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能够开展,让孩子们开阔眼界、拓展知识、丰富生活,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投稿:金融学院 刘楚劼
审稿:金融学院 汤文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