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网嘉兴7月13日电(通讯员 杨昕奕)“南湖的船,党的摇篮。”浙江嘉兴南湖作为江南三大名湖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而闻名。2024年7月13日,江苏省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点木成舟·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寻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南湖红船的足迹,踏上了前往浙江嘉兴南湖的“三下乡”之旅,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从南湖到未来,革命纪念馆中的历史与梦想
为进一步直观了解党的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实践队成员来到了南湖景区内的南湖革命纪念馆。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每一辉煌时刻。步入纪念馆,沉浸式的历史体验空间,以时间为轴,循序渐进地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到建立新中国的艰辛历程。多个展厅,分别布置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史料陈列》《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南湖的关怀》等陈列。沿着展览路线,实践团队成员仿佛被带入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每一张照片、每一个实物背后,都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讲述着革命者如何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逆境中坚持信仰”。
图为南湖纪念馆内展厅 百舸网通讯员 杨昕奕 供图
在纪念馆内,不时可以看见各个年龄段的参观者,他们或低头沉思,或驻足凝视,或轻声讨论。同时,也有不少党员干部和群众自发前来接受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理想信念。在与馆内工作者的交流中,“点木成舟·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不仅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团队的合作、科技的创新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还进一步领悟到了这些元素是如何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着社会进步与文化繁荣。实践团队成员周琳婧表示,站在“红船”旁,自己心底的敬仰之情也油然而生,仿佛能听到船舱内革命先辈们激昂的讨论声和坚定的宣誓声。未来的自己也将更加积极投身于文化教育事业,用科技的力量去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 百舸网通讯员 杨昕奕 供图
探访南湖红船,重温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
南湖之上,红船静泊。参观完南湖革命纪念馆,“点木成舟·乡村振兴”实践团队来到了第二站:南湖红船。什么是“红船精神”?这不仅是一种敢为人先、开天辟地的首创精神,还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份精神,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当时绝大多数革命人前行的道路。景区讲解员说道:“红船体的设计也极富有象征意义。前舱凉棚顶上表面盖有3张茅棚暗喻着中共一大时党的领导核心成员—陈独秀、张国焘和李达三人,其楼顶表盖的一张茅棚则象征着只有一个共产党,尾舱上的13张茅棚则象征着中共一大代表共有13位。”
图为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百舸网通讯员 杨昕奕 供图
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团队队员也注意到了矗立于湖心的高约20m的烟雨楼。悬着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青砖黛瓦的它,无论在晴天还是雨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番韵味。通过游客之口,队员们了解到,不只是南湖红船,历经千年的烟雨楼,其实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大事的见证者。看着“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导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短短28字,实践团队成员的脑中已是浮想万千。百余年砥砺前行,百余年奉献牺牲,百余年沧桑巨变,正如烟雨楼正厅悬挂的楹联所言:“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闻殷殷雷。”
图为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 百舸网通讯员 杨昕奕 供图
南湖之旅,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和灵活的升华。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正是这艘小船,在风雨飘摇中孕育了新中国的希望与未来。这份历史的厚重感,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明白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们不仅要继承这份宝贵的红船精神财富,更要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追求卓越。
图为浙江嘉兴南湖中国“一大”会址石碑 百舸网通讯员 杨昕奕 供图
“点木成舟·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相信,只要坚定信念、勇于承担、团队协作、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优异成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投稿:金融学院 杨昕奕
审稿:会计学院 王文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