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白局小分队”抵达秦淮区文化局,就当地政府部门近些年在白局保护上采取的措施进行深入调研。
抵达秦淮区文化局 范云逸 摄
小队成员来到文化局非遗科,采访了负责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张科长。从张科长那里,同学们了解到,近些年政府部门主要从制度保证、资金扶持、表演形式创新、宣传力度等四个方面来推动白局的保护与传承。
张科长向队员们介绍白局保护现状 孔姝彤 摄
张科长表示,“南京白局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年,通过省、市、区三级政府、白局艺人和民间有识之士的十年耕耘,南京白局代表性传承人的数量、质量明显提升,传承人年龄结构更加合理,传承方式也更加科学,传承效果更加突出。17年徐春华老师入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成了白局首个‘国字号’传承人,现传承人共计22名,是目前代表性传承人最多的一个项目。南京白局也从一度濒危到现在焕发新枝,开启了新的保护模式。
队员们在文化局合影留念 范云逸 摄
接着,队员们又来到了原先负责非遗文化管理,现在作为非遗文化展示区的秦淮区文化馆,进一步了解情况。
抵达秦淮区文化馆 范云逸 摄
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是一位已经在岗三十多年的老人,他给队员们讲述了自己关于白局的认识:“从前我住在城北,而白局说的主要是城南话,城南和城北的方言有着一定的区别,导致白局的一些内容我也听不太懂。这几年搬到这边来,才渐渐了解一些。白局要传承下去,主要还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吧,毕竟不少南京本地人都不太了解白局。”
老爷爷接受采访并填写调查问卷 范云逸 摄
从馆中陈列的资料中,队员们了解到近些年白局传承人及其弟子多次参加央视一套、十套、湖南、江苏等卫视演出,并代表南京传统文化跟随“南京周”前往美国、英国等地开展国际间交流活动,让白局的影响力渐渐走出南京。同时,在南京本地,白局传承人对秦淮区域内的导游开展为期两年的培训,利用导游向中外游客讲解之际进行推广,在南京中小学间设立了南京白局校际联盟。通过这些方式,更多的人对白局有了一定的了解。
队员参观秦淮区文化馆 范云逸 摄
行程结束后,队员们真正了解到了政府部门对于南京白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对于白局的未来发展之路更加充满信心。
通讯员:范志远
摄影:范云逸 孔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