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又称水磨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以曲词典雅、表现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为分析昆曲产业发展现状之挑战与探求昆曲未来之机遇,我校国际经贸学院“曲尽其妙小队”走访了昆曲的发源地——苏州。小队从昆剧院实地考察、从艺者采访、昆曲历史研习及表演受众采访多方面调研,探索昆曲未来发展转型之路。
采访当地昆曲爱好者:收费昂贵,需要更加“接地气”
在对一位土生土长的昆曲爱好者的采访中,“曲尽其妙”小队了解到,早在几十年前,苏州园林内免费开放的昆曲表演可谓兴盛一时。除了固定的电视收音机,最吸引老苏州的表演便是拙政园与留园的曲艺演出。但当谈及昆曲现状时,这位老先生也表示了他的担忧,昆曲观众日渐减少,一部分的原因是收费水平的提高。相比于几十元一场、通俗易懂、受众广泛的电影,无论是从费用方面还是受众年龄层次方面来说,票价高达几百元的昆曲都显然不占优势。昆曲票价应当更加“接地气”,才能让爱听昆曲的老百姓听得到昆曲,听得起昆曲。
队员采访昆曲爱好者 杨云龙
走访当地多家昆曲剧社:幕前不甚光鲜,幕后辛酸无数
7月2日,“曲尽其妙小队”前往苏州古城区各大昆曲剧社进行实地走访。行人众多的山塘街上,游客被昆剧院传来的悠悠水磨腔吸引,不禁在山塘昆曲馆门前驻足观望。然而大多游客看见昆曲剧社前的门票费用便望而却步,愿意走进昆曲馆听上一曲的人寥寥无几。
相比于周边门庭若市的网红店,昆曲馆更显得格外冷清。在古城区仍保存至今的一家古昆曲馆——山塘昆曲馆中,“曲尽其妙小队”发现其表演曲目相当单调,仅仅局限于几部游客或听众略有耳闻的戏文。馆内艺人表示,考虑到游客对昆曲的了解程度及接受程度,在当前现实情况下,曲目选择的单调性难以避免。
团队走访山塘昆曲馆 庞欣
在观前街的聆韵社内,团队采访到了昆曲表演者黄舍得女士。黄女士向小队同学讲述了她学习昆曲时的练习日常,“在昆曲学校,从早上五点半起床开始跑步,喊嗓子,下腰,到下午听课,看剧本,常常练习到很晚才能休息。”然而数载辛酸,来到台上,表演却鲜有人问津。她无奈地说道:“昆曲是一个复杂的剧种,与很多剧种不同,昆曲对观众同样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观众了解一定的昆曲知识,最好能听懂当地的方言。大部分人都听不懂、不理解昆曲,自然会觉得昆曲观赏性不强。”
队员与昆曲表演艺人合影 张智慧
在被问及收费昂贵的问题时,馆内的负责人向小队诉说了他们的苦衷:“昆曲是很考究的剧种,剧服、道具、舞台、人员都需要大量的成本进行维持。昆曲的受众大多时固定的一些老面孔和小部分外地游客,就这样,受众现在还处于正在减少的态势。抬高费用只是无奈之举,甚至难以收回成本。”表演者日益减少,听众同样日益减少,这使得昆曲行业逐渐变得宛如一潭死水。
团队思考:活水源于何处?
通过几日的走访与参观,团队成员对昆曲产业目前发展状况,以及发展的部分问题取得了一定的认知。如今运营模式下的苏州昆曲行业如同一潭死水,缺少活力,急需寻找活水的源头据了解,剧种的改编正在进行之中,昆曲大家们正逐步将昆曲改造成一个雅俗共赏的剧种。加入流行元素,试验现代剧目,增添道具背景的选择……这一系列方式,都代表着昆曲正在逐步走着属于自己的转型之路。昆曲的周边同样是一个破局点。故宫的周边因为历史而变得十分火热,而昆曲这样同样具有历史气息的“IP”,同样也拥有将之推广,令之流行的资本。昆山昆曲周边主题馆的陆续开张,昆曲体验馆,昆曲特色名宿大获成功,都是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艺术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才能永久的留存下去。昆曲,更是如此。随后“曲尽其妙”小队将前往南京继续探寻昆曲的转型之路。
国贸1802 杨云龙 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