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绣美苏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苏州镇湖绣品街对现代苏绣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
镇湖绣品街始建于1998年,是一条集生产、销售和旅游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街区,全长约1700米。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绣品街已汇聚了300多家刺绣经营户,成为了闻名中外的刺绣品生产基地、销售集散地和镇湖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体现吴文化特色,展示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名片。
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走访了绣品街上的几十家店铺,向店主和绣娘们了解店铺的经营状况和苏绣技艺的传承情况。店主们表示苏绣的经营生意一直还不错,但近年来不少外来商户和绣品也进驻了绣品街,对本地苏绣市场还是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影响。
在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们遇到了一位热情的六十岁的绣娘,老人向同学们讲述了她自幼随母亲学习苏绣技艺,并一生从事刺绣工作几十年来的故事。虽然这位老绣娘一直自谦自己只是普通人,不是什么大师,但是店主和周围的人却不断夸赞她技艺超群,她的作品常常被送去外地进行展览。老人告诉团队成员,苏绣的传承主要靠家族沿袭,她的女儿如今也在跟着她学习,虽然也有外来人认真想学,但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人还是太少。但能看到本次团队成员这样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苏绣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她感到十分高兴。
除了绣品街以外,团队成员们还分别苏州图书馆查找苏绣相关书籍,了解苏绣历史知识和市民借阅情况;去苏州大学采访大学生对苏绣文化的想法,了解苏大在继承和弘扬苏绣文化方面所作的措施;去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参观苏绣珍品展览,感知苏绣在国际对外交流上的贡献;同时走上苏州街头,采访来往行人对苏绣的了解和看法。
苏绣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在国际文化交流上也承担重要作用,而如今却难以得到青年一代的重视。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了解到了人们对苏绣的认识普遍不够深入,仍只停留在表面,而生产和经营情况也还存在一些问题。苏绣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国家更多的扶持和鼓励政策,同时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增加人们与苏绣接触的机会,提高大家对苏绣的全面认识。另外,团队成员们认为,可以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向国外介绍推广苏绣文化,扩大苏绣知名度,并塑造一些国际品牌,相信这些也能为苏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一些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