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文薪队”在锡城律所律师的带领下,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重温历史,缅怀遇难同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图为史实馆大门口 姚彤 供图
纪念馆庄严肃穆,巨大的十字架雕塑矗立在广场上,无声诉说着那段沉痛的历史。还未进入主展馆,大家的心情就已沉重起来。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大量的历史照片、实物资料以及影像资料,将1937年12月那段黑暗的历史清晰地呈现在大家眼前。
在“历史证人的脚印”展区,同学们看到了众多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脚印。锡城律所的王律师蹲下身,指着这些脚印对同学们说:“从法律角度看,这些幸存者都是历史的证人,他们的经历和证言是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行的关键证据。在国际司法实践中,证人证言是重要的证据形式,这些幸存者的讲述,为还原历史真相、追究战争罪犯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也体现了法律对真相和正义的捍卫。”
继续深入展馆,同学们看到了那本厚厚的《南京大屠杀史档案》。律师介绍道:“这是经过严格整理和认证的历史档案,在法律范畴内,档案属于书证,具有极高的证明力。它详细记录了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的种种暴行,包括屠杀的时间、地点、手段等,是不容辩驳的历史铁证,任何试图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行为,在这些铁证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在展厅的一角,陈列着日军使用过的军刀、枪械等武器。律师结合国际法相关知识向同学们剖析:“日本侵略者使用这些武器实施的屠杀行为,严重违反了国际人道法中关于战争中保护平民和非战斗人员的规定。国际人道法明确禁止在战争中对平民进行无差别屠杀、虐待等行为,而南京大屠杀就是对国际人道法的粗暴践踏,是反人类的严重罪行。”
同学们在展厅内缓缓行走,神情凝重。文薪队的姚同学在看到一组反映南京市民被日军残忍迫害的照片时,心情格外沉重,“以前在课本上学习这段历史,就已经很痛心,今天来到这里,看到这么多真实的史料,更能感受到当时同胞们所遭受的苦难,也更加明白我们作为法律人,未来要为维护公平正义、捍卫历史真相而努力。”
图为馆内30万遇难者纪念碑 王珏 供图
参观过程中,大家还看到了幸存者的证言资料。律师告诉同学们,这些幸存者的讲述是历史的鲜活见证,也是揭露日军暴行的有力证据,在法律上,这些证言具有重要的证据价值,能够帮助成员们还原历史真相,让侵略者的罪行无法被掩盖。律师还举例说,在一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和潜在的法律追责中,幸存者的证言都曾发挥过关键作用:是连接过去苦难与当下正义追求的重要纽带。
纪念馆的“万人坑”遗址更是让同学们深受震撼。累累白骨层层叠叠,有的骨骼还保持着挣扎的姿态,无声地控诉着日军的暴行,大家在此处久久伫立,向遇难同胞致以深切的哀悼。文薪队的李同学眼含热泪说道:“看到这些,我对‘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更加坚定了我学好法律,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决心。”
离开“万人坑”遗址后,同学们来到“三个必胜”展区。这里展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果,以及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念。律师感慨道:“历史已经证明,任何违背人类良知和正义的行为,最终都会受到惩罚。作为法律人,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守法律的正义底线,无论是在国内法治建设,还是在国际法律事务中,都要为维护公平正义、捍卫人类共同的价值准则而奋斗。”
图为纪念馆雕塑《家破人亡》 黄可心 供图
图为“文薪队”成员参观纪念馆 李瑞 供图
此次参观,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与残酷,也更加坚定了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专业使命感。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努力学好法律知识,将来用专业力量守护正义,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讯员 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