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关注农村发展,2025年8月,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红韵数创先锋队”走进南京市溧水区石头寨村红色李巷开展社会实践调研。这座被誉为“苏南小延安”的村落曾是新四军抗战的重要根据地,如今正面临着红色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团队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和专题研讨,旨在以青年视角探寻革命老区的发展新路径。
踏访红色热土:新四军历史研究馆里的精神洗礼
8月20日清晨,团队首站来到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馆。展馆内陈列着锈迹斑斑的军号、泛黄的行军地图和复原的抗战场景,令成员们沉浸式感受到那段烽火岁月。带队老师指着一幅群众支援前线的照片感慨:“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军民鱼水情,这正是乡村振兴需要传承的精神纽带。”
图为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馆中关于抗战胜利的部分 吴蔚 供图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馆内采用的全息投影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还原了抗战时期的重大战役场景。团队成员王同学在参观笔记中写道:“科技让红色历史变得可触可感,这种创新表达方式为我们后续设计数字乡村方案提供了重要启发。”
对话乡村治理:村委办公室里的发展蓝图
在石头寨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张书记向团队展示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图。“我们正打造‘红绿融合’发展模式,”张书记指着沙盘介绍,“红色旅游线路串联起新四军旧址、红色食堂等景点,蓝莓、黑莓等特色农业园区构成绿色产业带。”
图为溧水区红色资源分布图 吴蔚 供图
团队成员注意到会议室墙上的数字乡村管理平台实时显示着客流量、农产品销售额等数据。负责智慧农业的村干部解释:“去年我们开通了抖音直播带货,但流量波动大,急需专业团队帮助构建可持续的数字化运营体系。”这番介绍让擅长数字营销的团队成员纷纷记录下关键需求。
8月20日下午,团队来到石头寨村千亩蓝莓种植基地,与种植大户周师傅深入交流。站在挂满果实的蓝莓丛中,周师傅既自豪又感慨:“我们基地采用有机种植,果子甜度高、品质好,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啊。去年线上销售额只占总量的30%,很多潜在客户不知道我们的产品。”
图为石头寨村蓝莓种植基地 陈镜宇 供图
团队成员注意到,尽管基地配备了智能滴灌系统,但数字化转型仍存在短板。负责电商运营的村民小陈坦言:“我们尝试过直播带货,但缺乏专业策划,流量时好时坏。最近一场直播观看人数只有200多人,转化率不到3%。”
针对这些问题,团队在田埂上展开现场研讨。数字媒体专业的同学建议构建“可视农业”系统:“通过安装慢直播摄像头,让消费者24小时见证蓝莓生长过程,建立品质信任。”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则提出打造沉浸式购物体验:“开发微信小程序,结合AR技术让用户扫描包装即可观看采摘加工全过程。”
调研结束前,团队成员现场演示了设计的短视频方案:以“一颗蓝莓的旅程”为主题,将种植、采摘、分拣、包装全过程故事化呈现。周师傅看完连连称赞:“这个创意好!既展示了我们的生态种植优势,又赋予了产品文化内涵。”
图为红色李巷雕塑 吴蔚 供图
夕阳西下,团队离开时带回厚实的调研笔记和沉甸甸的思考。红色李巷的探索证明,乡村振兴的实现既要深耕厚植红色基因,也要善用数字化新质生产力。当青年学子的创新智慧遇见革命老区的奋斗精神,便催生出传统与现代的交响。这座充满红色记忆的村庄正在书写新时代的答卷——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乡村产业强起来、让百姓笑容多起来,这正是乡村振兴战略最生动的实践注脚。(通讯员 吴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