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法学院:“织梦队”深入调研小微企业及周边社区

发布者:叶钟灵 [发表时间]:2025-08-30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引导青年服务基层、助力社会治理”的号召,2025年暑期两个月,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织梦队”团队聚焦天津市小微企业与社区治理需求,以嘉鸿(天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及周边社区为实践阵地,开展为期4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通过管理咨询、技能培训、便民服务等多元形式,精准对接基层痛点,用专业知识赋能企业发展与社区建设,在实践中锤炼青年责任担当,探索“校—企—社”协同服务的新路径。

初探基层:精准调研锚定服务方向

7月中旬,团队成员初抵天津市嘉鸿(天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及周边社区。走进企业办公区,文件柜里堆积的纸质表格、员工工位上杂乱的待办清单,以及管理者口中“招聘靠熟人、流程靠经验”的无奈,勾勒出中小微企业的管理困境;转至社区,公告栏里陈旧的节日活动通知、居民讨论“手机办事流程看不懂”“楼道杂物堆放影响安全”的闲谈,反映出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的错位。

为精准定位问题,团队通过“问卷+深度访谈”双轨调研:面向企业发放问卷80份,访谈管理人员与一线员工20人次;深入周边3个社区,与居委会工作人员、居民代表座谈15次。调研发现三大核心需求——企业端:管理流程粗放(如任务分配依赖口头传达)、员工基础办公技能薄弱(Excel操作不熟练、合同填写不规范)、招聘渠道单一;社区端:便民知识普及不足(防诈宣传、医保电子凭证使用等)、社区活动形式单一、环境维护缺乏常态化机制;共性需求:急需“看得懂、用得上”的实用技能培训(如手机APP办事流程、基础软件操作)。

基于调研结果,团队制定“企业服务+社区共建+技能帮扶”三位一体服务方案,明确“每周聚焦一个重点,每月形成阶段性成果”的推进节奏,确保服务精准对接基层“急难愁盼”。

B2C45图为文件柜中的表格 李佳忆 供图

深耕服务:多维行动破解基层难题

针对嘉鸿(天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效率低”的痛点,团队发挥法学专业优势,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管理流程可视化:团队成员深入企业各部门观察工作流转,发现员工考勤记录分散在纸质表格、微信群聊中,易遗漏且难追溯;客户跟进任务依赖口头交接,常出现责任推诿。为此,团队协助设计“员工每日任务分配表”(标注任务内容、完成时限、责任人)与“客户跟进记录模板”(包含沟通时间、核心诉求、下一步计划),将原本依赖人工的记忆转化为可视化工具,企业管理人员反馈:“现在任务进度一目了然,跨部门协作效率提升近40%。”

基础技能培训:针对一线员工“Excel函数不会用”“合同模板填写不规范”等问题,团队开展两场小型培训。在“办公软件入门课”上,通过案例演示教授“数据筛选”“自动求和”等常用功能,现场指导员工制作月度报表;在“合同规范课”中,结合企业常用采购合同、服务协议模板,逐条讲解“标的物描述”“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的填写要点,参与员工表示:“以前签合同总怕漏条款,现在对照清单操作,心里有底了。”

招聘支持:团队利用线上平台帮助企业发布招聘信息,覆盖本地招聘网站及高校就业群;同时协助筛选简历30余份,针对岗位需求标注“沟通能力强”“熟练基础办公软件”等关键词,为企业节省招聘时间成本。

在社区服务中,团队以“提升居民获得感”为目标,策划并落地系列便民活动。

“便民知识进社区”宣传行动:针对居民反映的“防诈意识弱”“医保电子凭证不会用”等问题,团队制作图文手册100余份,内容涵盖“常见诈骗套路解析”(如冒充客服退款、养老投资陷阱)、“医保电子凭证激活步骤”“垃圾分类小贴士”等实用信息。在小区广场设置咨询台,成员现场演示手机“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及预警功能开启方法,一位阿姨感慨:“之前接到‘快递丢件理赔’电话差点信了,听你们一讲才明白是骗局!”累计服务居民80余人次,社区居委会评价:“内容贴近生活,老人听得懂、用得上。”

“社区环境清洁日”志愿服务:团队联合社区居民开展楼道杂物清理与绿化带垃圾清运行动。为激发参与热情,设计“环保积分卡”机制——每参与1小时清洁可兑换绿植盆栽或生活用品,带动20余户家庭主动加入。活动后,团队协助社区绘制“便民服务地图”,标注药店、诊所、公交站等关键点位信息,并张贴在小区公告栏,便利居民日常出行。


DA84B图为小组人员为社区的老人提供帮助 李佳忆 供图

“技能工作坊”实用培训:针对社区居民“手机办事流程不熟”“基础软件操作困难”等问题,团队开设“基础技能课堂”。课堂上,成员通过“讲解+实操”形式,教授“微信小程序查询社保”“WPS文档排版”“手机拍照修图”等高频需求技能。一位退休居民表示:“以前不会用手机查养老金,现在自己就能操作;孙女的作文我想发朋友圈,也学会修图了!”(通讯员 叶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