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应用数学学院:“交给我们队”深入调研社区民众金融诈骗意识

发布者:孙宝 [发表时间]:2025-08-30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为提升社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受骗风险,8月19日至20日,南京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交给我们队”走进江苏省南通市尹家园社区,协助基层开展反金融诈骗宣传活动,以青春力量筑牢社区金融安全防线。

实地走访:揭开金融诈骗的“真面目”

踏入尹家园社区,“党群心连心”的标语格外醒目。社区党委书记姚红军接待了实践队,经书记的介绍,该团队了解到由于反诈骗意识薄弱,社区内不少老年人甚至中年人已遭遇金融诈骗,涉案金额从数百元至数万元不等。

在这次走访中姚书记详细讲解了三类高发金融诈骗手段:

1、虚假投资诈骗

以“高收益、低风险、稳赚不赔”为诱饵,通过虚假APP、网站或社交平台推广“外汇、期货、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投资项目。初期可能通过返还小额收益吸引受害人投入更多资金,到了后期就会出现无法提现或平台直接消失的现象。

2、电信网络诈骗(金融相关)

冒充客服:谎称用户账户异常、订单失效,诱导其提供银行卡信息或转账“验证资金”。

冒充公检法:以“涉嫌洗钱、涉案”等理由,要求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3、非法集资

以“养老投资、民间借贷、加盟分红”等名义,承诺高额回报吸收公众资金,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跑路等。

在南财实践团队成员们对诈骗手段的多样性和隐蔽性发出感叹的同时,他们也下定了决心要将反诈骗宣传活动进行到底。姚书记说:“要履行党员义务,积极主动服务,做群众的贴心人,让更多人远离被骗的风险。”

风险测评:你的“金融免疫力”能打几分?

在姚书记的简单讲解之后,该团队队员们便正式开启了宣传之旅,社区委员会人员将写有“金融免疫力小测试”的调查问卷和相关的宣传数交予团队成员,希望成员们可以进行有力地宣传,将反诈骗意识深入每家每户。姚书记在临走时,嘱咐队员们宣讲时要慢一点,耐心一点,尤其是遇到老人时,要让他们尽可能地了解金融诈骗的类型和注意事项。队员们都郑重地点起了头。

2F23D图为此次活动的调查问卷 方自然 供图

首户开门的是位小朋友,队员们说明来意后,由其家人填写问卷。根据作答情况,队员们针对性讲解反诈骗知识,还笑着提醒小朋友:“以后要提醒家里人多注意哦。”小朋友认真点头的模样,让首次实践的队员们备受鼓舞。

关上门,队员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激动的神色,没有想到第一次调查竟如此顺利,这不禁点燃了每位成员的斗志,“砰砰砰”,队员们一腔热血,敲响了下一扇大门......

7E465此图为本队布设的横幅 潘鑫棋 供图

团队成员根据每一户的调查表回答情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宣讲和知识普及。在队员们的耐心讲解下,社区居民的防范意识一定会不知不觉地提高。在调查宣讲结束之际,队员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写有“兼职刷单有猫腻,骗你钱财是目的”标语的横幅,布设在社区的道路一旁,队员们同样希望上面的字样可以时刻提醒大家金融诈骗的危害,大家需要时刻保持清醒,预防受骗。

实践总结:反金融诈骗宣传活动筑牢全民防护网

此次反金融诈骗宣传活动,通过队员们的辛勤付出,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金融诈骗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为构筑全民反诈防线奠定了坚实基础。活动期间,通过多样化的宣传形式,让“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反诈理念深入人心,有效挤压了诈骗分子的活动空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发展,诈骗手段仍在持续演变,防范金融诈骗将是一项长期任务。(通讯员 孙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