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公共管理学院:“禾力兴乡”团队访谈桦墅村青年创业者

发布者:王心语 [发表时间]:2025-07-14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7月10日,为调查青年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效果,探索传统村落与高校资源联动背景下青年职业规划的新路径,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禾力兴乡”团队前往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桦墅村,对当地青年创业者进行深度访谈。

桦墅村辖9个自然村,进入其中之一的周冲村,团队成员首先采访了一间名为“不老传说”的民宿的一名员工,据她讲述,桦墅村的定位是文旅村,村民委员会实行土地承包制,吸引了不少投资商前来,有许多类似“不老传说”民宿老板的投资者在当地兴建茶馆、民宿、饭店等。村民们除了外出务工,也有一些像这名员工一样的劳动者在本地就业。被承包的土地不仅作为建设用地,还保留了相当一部分农用地,整合后进行规模经营,产出的农作物一般在各大超市售卖,也会在线上销售,同时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如“桦墅大米”。

undefined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不老传说”民宿的员工 陈怡帆 供图

接着,团队成员来到当地较为出名的“茶肆·九间坊”民宿,从老板口中得知该民宿由南京大学博士孙绪芹领筹,南京大学校友众筹,是一家连锁民宿;在她的推荐下,团队成员找到位于桦墅村水家边的石佛庵店九间坊民宿的老板周先生。周先生曾就读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广电传媒专业,毕业后有过一次在医院的工作经历和两次创业经历,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两次创业结果均不理想。自那以后,他来到风景宜人的桦墅村,租住在射乌山脚下,调整心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村里茶肆吃饭时结识了孙绪芹博士。经孙博士介绍,他成为合伙人,开始经营这家民宿。

创业离不开创新,乡村振兴要求的产业兴旺不仅要“兴”,而且要“新”。面对当地民宿行业竞争激烈、客源有限的情况,周先生选择拓展业务,积极承办校友聚会、公司团建等活动。与此同时他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如结合桦墅石佛庵石刻这一文物古迹,同唐卡绘制培训机构定期合作。与此同时,周先生致力于打造青年“养老院”,他说:“这既是为众多追求山野乐趣与闲适生活的年轻人提供一处怡然居所,也是为所有志同道合的人提供一个交流平台”。除了经营模式创新,周先生还注重自媒体宣传,他说民宿在抖音、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上有自己的账号和运营团队,并且鼓励团队成员自主直播。

图为民宿青年“养老院”项目简介 陈怡帆 供图

“绿色”与“合作”,是周先生经营这家民宿的心得,也是桦墅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据周先生所说,桦墅村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茶肆、民宿、采摘园等一应俱全,这也就导致这些产业的客源几乎是“互通”的,例如茶肆老板会向来村里的客人推荐民宿、自己会向来住宿的客人介绍采摘园……“游客愿意去采摘园体验,甚至愿意来桦墅村游玩,都是因为这里环境好,生产的果蔬也绿色健康”,周先生说。因此村民们都比较重视保护村里良好的生态环境,民宿餐食所需的蔬菜瓜果也由村里专门的种植基地供应,主要特色就是“天然无公害”。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茶肆·九间坊”民宿老板 陈怡帆 供图

“开店容易守店难”,周先生最后对团队成员们说道。他说返乡创业者不仅要能够承受住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以及资金风险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情怀与坚守精神。

此次访谈活动为“禾力兴乡”团的成员提供了一个了解青年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直接窗口,也为面临就业难题的广大青年提供了新的选择。通过深度访谈,团队成员认识到桦墅村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意识到返乡创业者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通讯员 王心语)

图为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范佳雯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