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寻尹灵芝足迹、忆红色守粮路

发布者: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发表时间]:2025-01-09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百舸网晋中110日电(通讯员 高雪莹)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国家稳定的基石。从古到今,守粮人始终是守护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110日,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寻守‘粮’心队”从紫金山麓出发,到达太行深处的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为进一步了解因保护公粮而牺牲的尹灵芝烈士,同时通过对郭桂莲馆长的采访,丰富团队对“守粮精神”的认识。

团队首站前往尹灵芝纪念馆。尹灵芝是寿阳县赵家垴村人,19476月加入共产党,曾任儿童团长和村妇救会主任,她带领妇女儿童送情报、做鞋送饭、照顾病患、站岗放哨、带领群众镇压恶霸地主。19471019日,阎锡山军队和地主反动武装袭击赵家垴村时,尹灵芝因保护公粮和转移群众不幸被捕。113日,年仅16岁的她英勇牺牲在敌人铡刀下。尹灵芝纪念馆就是为纪念这位刘胡兰式女烈士的英雄而建。

图为尹灵芝烈士纪念馆园中尹灵芝雕像 高雪莹摄

  进入展厅一,讲解员先向团队成员讲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然后介绍了尹灵芝一家贫苦的生活状况。通过对当时尹灵芝参加活动的了解,一个家境贫苦却鲜活机灵的女孩形象树立在团队成员面前。

 

图为尹灵芝外甥女郭桂莲和馆内讲解员为团队成员讲解 高雪莹摄

  讲解员用生动形象、慷慨激昂的声音,将团队带入当时的场景中,那时年轻的尹灵芝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贴标语、勘地形、出叛徒,做出许多贡献。由于灵芝出色的表现,1947610日,16岁的她破格加入中国共产党。

图为讲解员讲解 高雪莹摄

  进入展厅二,团队成员详细地了解到了尹灵芝被捕的全过程。1947年,区委提出“不让敌人抢走一颗粮食”,尹灵芝就带领乡亲们兼收粮食,带领一万多斤公粮向根据地转移。19471019日,在灵芝带领乡亲们抢收秋粮时,被叛徒发现、告密。灵芝紧急将乡亲们转移到村外,却发现粮秼主任罗世宽和几个群众尚未脱险,又返回寻找,藏在龙头凹洞中却不幸被发现,灵芝深知罗世宽保存着珍贵的公粮,将手榴弹留给他便义无反顾走向洞口,当晚灵芝被捕。在监狱里她经历了十五个昼夜的威逼利诱、酷刑折磨,灵芝也是只字不说,最终牺牲。

图为馆内陈列的敌人处死尹灵芝的铡刀 高雪莹摄

  参观完纪念馆,团队来到了尹灵芝村。村书记、尹灵芝的外甥女郭桂莲馆长以及纪念馆的讲解员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尹灵芝一家的故居,介绍了当时藏粮的办法,还见到了“灵芝清算大伯父”的戏台以及敌人折磨灵芝的槐树。

图为在村口与村书记和尹灵芝的外甥女郭桂莲的合影 讲解员摄

通过村书记的讲解,团队成员了解到当时公粮的来之不易,“都是村民们一天两顿饭省出来的”。接着书记又在藏粮洞前向团队成员讲解了当时藏粮的办法,村民们将少量粮食放入藏粮洞掩人耳目,再将剩余粮食埋入田地,再犁地掩盖痕迹,十分机智。

图为尹灵芝村藏粮洞前收粮雕像 高雪莹摄

图为尹灵芝旧居内部床铺 高雪莹摄

 最后团队成员在纪念馆的办公室采访了尹灵芝的外甥女郭桂莲女士,聊起她母亲和她姑姑尹灵芝时眼里饱含泪水,她深知她们的不易,讲到尹灵芝守粮的事迹时也为她的机敏所折服。郭桂莲女士也深受亲人的影响,曾担任了尹灵芝烈士纪念馆的副馆长,她表示希望能够把这份精神传承下去。

图为采访郭桂莲女士前摄 高雪莹 摄

 团队成员赞颂了这位“刘胡兰式英雄”,党的女儿尹灵芝。她短暂的一生是壮丽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她是寿阳人民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时至今日,她的事迹依旧动人、依旧璀璨,激励着后人前行。郭女士愿当代青年能将这份守粮精神延续,不迂腐,争取做一个向上的好青年。

投稿: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雪莹

审稿:营销与物流管理学院 杨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