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创新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财政与税收学院“神州同音,爱洒边疆”实践团队赴新疆开展推普行动

发布者:财政与税务学院 [发表时间]:2019-08-25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种,推广普及国家通语语言文字,是增进地区间民族交往、促进民族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现阶段,推广普及普通话在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促进职业提升、增强就业能力、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7月22日,我校仙林校区财政与税务学院“神州同音,爱洒边疆”小分队前往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喀拉亚尕其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普通话政策宣、普通话推广活动。

图为喀拉亚尕其村   通讯员 晏歆睿

喀拉亚尕其村下属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因原村址发现煤矿而全村迁居。迁居后,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以及政策补助的缺乏,导致了该地的贫困人口较多、贫富差距较大。同时,由于各民族混杂而居、多种民族语言混合使用的现状,使得该村普通话水平整体偏低。村内现仅有中心幼儿园一所,中心小学一所,师资薄弱,教育水平发展缓慢。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该地逐渐加大了对国语教育政策的推进与落实,而此次小分队的推普行动也因此得到了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在村干部的大力帮助下,小分队的成员们积极投入推普行动中去,对本地普通话推广情况进行了调研采样。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政策宣讲   通讯员 孟婷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普通话宣传海报张贴  通讯员 孟婷

深入调查,扎根当地实况

经过深入的调查:生存环境的变动、生活上的贫困、多民族混杂的特色、教育水平低、学习机会的缺失是造成当地普通话难以深入推广的重要原因。

同时小分队成员们也了解到当地居民有着强烈的普通话学习意愿!

学会普通话刻不容缓,为此该村也做出了许多努力。一方面,政府通过派遣驻村干部等方式为当地居民提供普通话培训课程;另一方面,村民们也通过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接触到了普通话,从一开始的不想说、不敢说、不会说转变到想说、敢说、会说。                

图为老师耐心为孩子正音   通讯员 孟婷

图为老师带领孩子们开展户外课堂   通讯员 孟婷

精准对接,开展趣味课堂

经过精心的筹备,小组成员在活动室带领孩子们展开了为期一周欢乐课堂。小组成员通过多媒体教学与调动感官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科学地从教材《普通话1000句》中选取了5部分,用于小学生及家庭日常沟通的专题课。小组成员们还将诗歌朗诵、歌曲传唱融入趣味课堂,让孩子们更加热情地去学习普通话。

在课堂上,孩子们积极与老师互动,大声学说普通话,从学拼说日常用语到家庭沟通到出行旅游,不断提高着自己的普通话能力。在这样一个多元互动的课堂下,孩子们不仅仅能说好普通话,更是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人际交往的能力。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的合照

总结回顾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各少数民族混居杂居造成了使用多民族语言的现状。为维护新疆地区稳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国学教育,促进党的政策落地生根,助力脱贫攻坚,新疆地区的普通话推广任务急切而艰巨。新疆学子返乡推普,是助力新时代新疆地区普通话发展的重要行动。

本次实践活动针对目标人群,达到预期效果,提高了当地村民和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积极主动性和热情,提高了参与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促进了地区民族团结,有助于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建语言新时代。

 

文字:晏歆睿 孟婷

摄影: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