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创新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会计学院:网红经济下,金陵传统美食路在何方

发布者:会计学院 [发表时间]:2019-08-31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和《风味人间》等美食纪录片受到观众的火爆追捧,吸引了国人对我国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进行追溯和挖掘。美食有两味:一为美味,这是对食物自身的味道的赞许;二为风味,这是美味的升华,代表着美食背后包含的饮食文化和历史记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道菜肴背后都蕴含一段关于亲情、乡情、奋斗的故事。本次社会实践团队味蕾间的文化调研南京传统美食,通过采访店家和消费者,积累一定的基本认知之后,设计问卷,进行线上线下发放,最后结合问卷以及实际调研结果,查阅相关文献汇总进行传统美食文化价值探究。

团体成员合照——李琴摄

团队首先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筛选出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以下传统美食:盐水鸭、鸭血粉丝、梅花糕、汤包、桂花糖藕、鸭油烧饼、赤豆元宵等,以及仙林大学城附近的网红食品:“奈雪的茶”、“鲍师傅”、“喜茶”这三家店铺。

接着调研团队重点走访了传统美食:徐建平汤包、左师傅梅花糕、章云板鸭、朱记小郑酥烧饼、南京第一蜜汁藕、黯然销魂小馄饨、莲湖糕团店、叶新小吃等多家店铺,采访消费者和店家发现以下问题:店面卫生程度参差不齐、店员服务态度不规范、店内装潢略破旧、消费者对传统美食背后文化认知度不够、旅游景区内传统美食占餐饮业的比重极低。

几家传统美食店铺的内外环境——李琴摄

接着团队也在仙林大学城附近走访了几家网红店铺,发现网红美食快速兴起与迭代有以下原因:品牌故事吸引人,明星影视剧推荐,装潢脱颖而出INS风加持,食物必包含蛋黄肉松、脏脏系列、芝士、奶盖等。可是网红美食如同昙花一现,很多店铺在不到一年内就衰退了,主要是味道问题,同质化问题,定价偏高问题。

由发放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如果外出就餐72%的大众还是会选择传统美食,说明传统美食还是具有可观的消费群体,但是约64%的人对传统美食背后的文化仅有一点了解,有72%的人赞同传统美食不仅仅是食物更代表一种文化和情感;82%的人认为身处异乡最怀念的还是传统美食;对于如何保护传统美食有60%选择采取措施大力保护,22%选择任其自然发展市场淘汰,18%认为目前发展乐观。

 

 

线上问卷调查结果 房晓彤提供

俗话说:“游四海,吃四方”。对于中国人来说,“游”和“吃”是密不可分的,而时下流行在“微信朋友圈”中狂晒各地美食的 社会现象,以及略带褒义的“吃货”等热门用词, 都无不说明美食在对城市形象的形成与发展也必然也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食物成为外来游客和城市之间的摆渡人,传递城市的文化与精神。“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已经成为历史,传统美食作为城市形象的构成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政府通过社会管理的通道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美食工作者、文创工作者以及消费者三方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充分发挥充分发挥体验的价值, 让美食走进生活,让传统活在当下。

团队成员与店员交谈——李琴摄

传统不是过去时,不是使用价值的消失,更不能被时间所遗弃。当然传统也不是摆放于博物馆中用来缅怀的静态文明或文化符号,传统是支持人类发展的潜在动力,特别在受到外来文化、快餐文化、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要实现传统美食的健康发展关键是要设法将其融入到当前百姓的日常生活,既不能让其沦为毫无尊严的“地沟油炒饭”,也不能让其成为高端饭桌上普通百姓所无法触及的名贵美食,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传统美食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传统美食于我们而言,它更多的意味着背后的文化、风土人情,味道反而是次要的了,因此,我们不仅要用舌头去感受美食的美味,也要用心去体会,这样才能体会到金陵这座古城的风味,菜肴穿越人间,从中看见祖先的足迹和身影,听见悠远过往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