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创新实践 >> 社会实践 >> 正文

公共管理学院:婴幼儿托育护航女性再劳动——以南京市调研为例

发布者:公共管理学院 [发表时间]:2019-08-31 [来源]:团委 [浏览次数]:

目前,我国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托育体系尚未完善、托育机构发展尚不健全等现象造成的一系列“入托无门”问题对女性的劳动参与、职业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8月23日至30日,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以育之名”调研团队一行7人前往南京市多个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本次实践主题为婴幼儿托育对女性劳动参与意愿的影响,采用线上线下问卷与部分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团队成员走访了栖霞区、玄武区、秦淮区、江宁区等多个地区,了解适龄女性家庭的真实情况以及其对婴幼儿托育、对自身职业生涯产生的影响的具体看法。

(团队成员于南京财经大学门口合照 路人摄)

当下,我国三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机构发展缓慢,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并未真正深入人心。目前3岁以下的社会托育服务,总结起来就是“三有三无”:有需无供,有教无保,有心无门。“有需无供”指我国托育服务总体缺乏资源,总量不足的现象。调查报告显示,有25.19%的女性表明并未在离家步行15分钟的距离内发现托育机构,17.56%的女性表示尚不清楚此类机构是否存在。可见,目前的托育机构覆盖率低,家庭对托育机构的认知度也较低。“有教无保”是指托育机构良莠不齐,早教风气盛行,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的现象。“有心无门”是指有意愿和能力想为孩子提供更好托育服务的女性,由于托育机构频频爆出的“黑托”等恶性事件而放弃托育的现象。

(问卷第19问:在您家步行15分钟的距离内,有接收0—3岁婴幼儿的托育机构吗)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也越来越高。数据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女性中仅30.5%的女性处于无工作状态,剩余的女性选择在事业单位、私人企业、国有企业等工作单位参与劳动,其比例分别为23.6%、13.7%、6.8%,有近17.5%的女性选择以个体户经营的方式投入劳动力市场。职业发展与孕育婴幼儿之间产生的时间冲突、精力冲突俨然成为当今女性的巨大压力来源。如何平衡好职业与家庭也成为女性面临的一大难题。但即使陷入两难,真正愿意放弃工作全身心投入家庭的女性还不到三成,余下超过七成的女性表明并不会因为孕育婴幼儿放弃原本工作,且表现出强烈的劳动参与意愿。在这些未中断就业的母亲中,超过58%的人认为照料孩子或多或少都占用了工作时间,超过53.4%的人表明照料孩子确实影响了工作效率,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位的晋升,追根究底,“幼有所育”的必须性与托育服务体系的落后性之间的矛盾制约着女性的职业发展。

(队员于婴幼儿专卖店门口的调研照 队员摄)

女性注重事业发展,期待托育服务。在调研过程中,一位年轻母亲向队员反应,层出不穷的“红黄蓝”事件、“虐童”事件让家长们提心吊胆,但平时工作忙碌,延时托育、半天托育、全天托育等不同的托育形式在不同情况之下都能有效缓解他们面临的问题。家长们在担忧的同时却又对托育充满期待。团队成员初步了解到,在通过托育机构解决孩子的看护问题之后,69.4%的女性都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注重自身职业的发展。在因照顾孩子而导致丧失工作的27.4%的女性中,也有57.2%的人纷纷表示愿意在解决孩子看护问题后重返工作岗位。可见,完善托育问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女性的后顾之忧,能让大部分女性积极参与劳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在谈及个人对政府政策期待时,61%的人期待“政府提供家庭育儿补贴”,49%的人期待“政府完善相应法律法规”,45%的人表示期待“婴幼儿父母带薪育儿假”,51%的人期待“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公共托育机构”,45%的人期待“政府加强对托育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问卷第27问:您认为政府应该提供哪些政策来解决婴幼儿托育问题)

经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女性在家庭育儿与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也让团队看到了一个更加完善健全的托育体系对于解决女性育儿的后顾之忧以及充分发挥女性在职场上的积极性与潜力的重要性。